“就说一说周银,比如他小时候如何,长大后又如何,当年他是怎么卖身,怎么离家的,再回家时又是一番什么景况,他给家里带回去了什么东西,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唐县令点了点桌子道:“你要是据实以告,我查明事情的确与你无关便放了你,但你若撒谎,我去七里村一查问,与你说的有出入,那……”
正打算把周银往恶里说,将自己推脱干净的癞头顿了一下,便老老实实地道:“周银,他打小就聪明……”
癞头只比周银大两岁,但他从小也是生活在周银的阴影下的,他从小就羡慕周银。
因为他日子过得好,且太讨人喜欢了。
往前二十多年,他们家的日子是过得比老周家要好的,别看现在癞头家的日子过得最差,而老周家的日子过得最好。
他小时候,癞头家的日子可比老周家好太多了,那会儿老周家的日子才是过得最差的那一拨。
因为他们家只有他一个儿子,而老周家孩子太多,又都是半大的孩子,这会儿的孩子活儿干得不多,吃的却多,所以很穷。
但这么难的日子,周银的日子竟然过得不错,让癞头都羡慕起来。
当然,他觉着过得不错不是指吃得好,穿得好,而是周银很自在,他大嫂钱氏很纵容他。
六七岁的小孩儿,谁能跟着大人去县城?
但周银就可以,只要钱氏或周金去县城里卖东西或买东西,周银必可以跟着。
而每次进县城,他肯定能买一块儿糖。
所以整个七里村,上上下下的孩子都羡慕他。
而等他到八九岁上,周银都可以自己跑去县城里玩儿了,他还自己认了字。而且因为周银长得好,又聪明,村里的大人们都喜欢他,过年时大家窜着拜年,他得到的糕点都比别的孩子多一些。
癞头知道唐县令要去问村里的人,也不敢瞒着,就把大德十一年旱灾,周银把自己卖了还帮村里的人找了活儿的事说了。
癞头道:“因为这事,村里的人都感念他的恩情,大贞三年,他带着媳妇孩子回村,村子里人都去他家看他,听他说要定居在村里,村长还说要给他选块好地,到时候大家一块儿去给他修房子呢,也是因为这个,当初大家才跟着老周家的人一起瞒着官差的。”
唐县令问:“他回乡都带了什么东西?”
“就两个包袱,他是跟着商队回来的,说是怕路上不安全,他带着妻儿不好走,所以只带了两个包袱上路,家里其他东西都另外托了朋友带回来,因为东西多,落在了后面,他还说给村里人都带了礼物呢。”癞头道:“然后他在村里停了两天就带着他媳妇说要出门把东西带回来,结果这一去就没回来,还是上山打猎挖野菜的人看到他们被砍得不成样子了抬回来的。”
“那他们的行李呢?”
“没了呀,当时他们身上就只有一身衣服,除此外什么都没有了。”
“他回来了就没说过自己在外做什么营生的?”
“说了,他说也是种地,偶尔做些小买卖,”癞头迟疑了一下后道:“他跟我们说,他岳父是一个秀才老爷,他跟着商队出去后半途病了,没办法就在一个什么州停下了,病得快死的时候,秀才公看他可怜,便给了他一些水米,又给他抓了一些药,这才熬过了那个坎。”
“然后他就常去秀才公家帮工,跑腿,秀才公看他勤快,便收留了他,”癞头有些怀疑,又有些羡慕的道:“那秀才公只有一个女儿,干脆就招了他做女婿,他们是给秀才公和秀才娘子养老送终后才回来的。秀才公家的家业都给了他呢。”
唐县令脑中却快速的闪过一纸公文,道:“商州?”
癞头眼睛一亮,连连点头道:“对对对,就是商州,就是商州。”
唐县令心里的疑惑却更多了,他问道:“说周银是盗匪的,可有说他在何处抢劫,抢劫了谁?”
“我们哪敢问官老爷呀,别说我,就是周金一家都不知道的。”
唐县令又问,“那周银的同伙呢?”
癞头:“不知道,从没见过,或许是周银的那个朋友?但我们也不认识,没见过呀。”
接下来就是一问三不知了,他知道周银卖身前的事,也知道周满在周家抚养后的事,但这中间的事,癞头根本什么都不知道。
唐县令来来去去的查问,发现他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后便挥了挥手让人把他带下去。
癞头胆怯起来,连忙问道:“大,大人,我没撒谎,您到村里一问就知道,您,您能不能先放了我?”
唐县令就看着他问道:“你确定你要回村?你们村的人若是知道你把一切都招供了……”
癞头脸色一白,那他们一家肯定会被赶出村子的。
癞头咽了咽口水问,“不是说,瞒报犯人是会被当做同犯吗?”
“不错,但周银的罪名还不确定,所以本官不会拿你们七里村的人问罪。”唐县令知道说得太隐晦他可能听不懂,因此直截了当的道:“但你招供了你们村隐瞒多年的秘密却是事实。”
癞头顿时大哭出声,哭叫道:“大人,小的这可都是听您的招供的,您可不能害小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