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武归来变成了四合院的邻居第181章:于莉家人没打响的小算盘
双方长辈见面的大事圆满解决了,大家皆大欢喜,于莉和她母亲开开心心的进厨房做饭去了,剩下的人就陪着聋老太太聊天。
毕竟上门是客,何况聋老太太还是亲家,自然要招呼好。
聊着聊着,话题就偏到段鸿轩身上了。
当于莉父亲问起段鸿轩的时候,于海棠一下子就竖起了耳朵。
胡大妈赶紧开口介绍:“这孩子是老太太认的另一个干孙子,名字刚才给你们介绍了。
说起鸿轩这孩子可不得了,他呀……”
胡大妈正准备往下说呢,突然被聋老太太开口打断了,“嗨!胡家丫头,你呀,走到哪都不忘记帮鸿轩吹嘘!”
“老太太,我从来都是实话实说的!”
“好了,我的干孙子,还是我来介绍吧!
这孩子的父母可是大能人,人家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国家的高级干部!”
“哦!”一听到这,于家在坐的眼睛都亮了,纷纷把目光看向段鸿轩。
就听聋老太太继续道:“这孩子打小聪明,被他父母也教育得好,从小学习就好,在我们胡同那是出了名的,大家都叫他小秀才!
胡家丫头刚才就是想说这个吧!”
胡大妈使劲点头,脸上一副与有荣焉的表情。
“不过可惜,这孩子命苦,去年他父母都因公牺牲了,他现在成了烈士遗孤。
我也是个孤寡老太婆,又和这孩子投缘,这就认了干亲!
算起来,鸿轩这孩子应该和你们家这小丫头年龄差不多,他今年也才16岁,还在上学。”
于家众人正听得来劲呢,听到段鸿轩父母都是高级干部,知识分子,看向段鸿轩的眼神就不对了。
可当最后听到他父母竟然牺牲了,不禁大感可惜,于家老爷子和于莉父亲顿时对段鸿轩就没了兴趣,心里还暗自可惜段鸿轩的这副好皮囊!
于海棠心里对段鸿轩充满了同情,心里涌起了可惜、遗憾、甚至不甘等等复杂的情绪。
聋老太太不知道为什么故意模湖了段鸿轩这个上学是上大学,而不是通常认为的这个年龄应该上的中学。
对于段鸿轩其他的也一概没提,而段鸿轩也只是面带笑容没有说话。
胡大妈好像也感觉到了什么,这会儿就听着聋老太太说,时不时的喝口茶,磕个瓜子,同时打量着于家众人的反应。
在这个时代,如果还没成年,或者更进一步说还没参加工作,那么如果家里没有长辈,就会被认为家里条件不好。
因为家里没有大人帮衬,对一个未成年人来说肯定生活过得不好。
就是将来找工作,没有长辈的帮忙也不见得会找到什么好工作。
对于这种家庭,人家不去欺负你就算是好的了,大多数都会避而远之。
可如果这个人已经工作了,而且工作还不错,收入也还行,家里同样没有长辈,那可就不一样了,这叫没有老人拖累,没有负担。
这是家庭条件不错。
这就是段鸿轩和傻柱在不知情的人眼里的差别,也是现在于家人心里的看法。
现在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吃饱肚子是排在头一位的大事,别的都是可以忽略的,或者说就没心思计较别的!
于家人对段鸿轩没了兴趣,开始和聋老太太聊着其他的话题,段鸿轩也不做声,始终面带浅笑,嗑瓜子喝茶。
胡大妈这会儿也明白了,也就再没提段鸿轩半个字。
很快,饭做好了,大家七手八脚的收拾好桌子,把饭菜上桌。
于老爷子还拿出一瓶二锅头,聋老太太和段鸿轩婉拒了,言称不喝酒,胡大妈倒上了一杯陪着。
这顿饭怎么说呢,对于家来说已经很丰盛了,平时难得这么破费,还把聋老太太他们拿来的肉和鸡蛋都用了一点。
可是对段鸿轩和聋老太太来说只是一般,除了因为厨艺的原因,最主要的就是菜里油少。
段鸿轩根本就不缺油,给聋老太太也没少供应,所以他们平时炒菜舍得放油,菜做出来自然要好吃些。
可这个年代的人炒菜油都是论滴的,一是舍不得,二是油根本就不够,少,甚至没有。
这才是这个时代普通家庭生活的常态。
按照国家规定,城市户口成人每月食用油的定量是三两。
这是什么概念,搁现在,很多在家里做饭的家庭,三两油都不一定够做一顿饭的用量。
就这,很多家庭还把每月家里的油票拿去换别的,比如棒子面什么的,粮食不够吃啊!
一顿饭下来,聋老太太和段鸿轩倒还罢了,于家的人一个个吃得十分开心。
吃完饭,聋老太太又特意拉着于莉聊了一会儿,说到她和傻柱约好礼拜三上午去领结婚证,聋老太太干脆让于莉领了证先别回家了,直接和傻柱去四合院,看看傻柱家里还需要添置些什么东西。
于莉有点害羞的答应了,聋老太太这才高兴得连声说好,最后又叮嘱了于莉几句,这才向于家人提出告辞。
于家父母热情的把聋老太太三人送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