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 善于制造机会的人
“陈总,这是我罗列的一份清单,这是地址勘测需要的物资,工人和花销。”
朱有信拿出一张清单,然后对陈江海说道。
陈江海笑着接过他手上密密麻麻写满字的清单,看都没看就直接把守在外面的颜飞叫进来了。
颜飞进来后,陈江海直接把这张清单递给了颜飞,吩咐道:“按照这上面的东西,赶快给朱先生准备好。”
颜飞赶紧接过清单,回了一声是。
此时的朱有信,真的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要知道,刚才那张清单,陈江海明明看都没有看。
连上面的内容是什么都不知道,就让人去置办?
如果说陈江海不看方案,朱有信觉得还能理解。
毕竟,都是一些比较专业的东西,估计就算是陈江海仔细看,有些东西也未必能明白。
他猜测或许接下来陈江海会找专业的人士进行评估。
之所以不看,一方面是为了表明对他的信任,另一方面可能也是考虑到钟教授的面子。
毕竟,他可是钟教授介绍过来的人,这也算是说的过去。
可是现在涉及到资金和开销,这也不关心一下吗?
难道陈江海真的跟传闻中一样,钱太多了所以根本就看不上这一点钱?
朱有信微微思索了一下,忍不住问道,陈总:“陈总,难道你就不看一眼大概需要的资金数目?”
“我相信你。”
陈江海的回答只有这四个字。
听到陈江海的回答,再看他脸上温和的笑容,朱有信在佩服的同时也有一丝感动。
朱有信在这一行,做了有些年头了。
能够像陈江这样能够推心置腹信任他的,还真的没有几个。
华夏在道路建设这一块,现阶段还是比较落后的。
要知道,基建狂魔这个称号,可一直要等到二零一六年才出现的。
现在的华夏重心就是一门心思发展经济,其余的都得往后推一推。
再说,道路建设这些事,无论是人力还是物力的投入都是极为巨大的,这些东西都需要大笔的资金进行支撑。
没有钱说什么都是白搭。
正是因为这种情况,钟登华和朱有信这些人,其实一直都是施展不开自己的才华。
现如今,国内大规模的路桥项目,实在是少的可怜。
而且交通不够便捷的问题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华夏经济的发展。
他们这些桥梁或者道路专家,无不认为如果华夏的交通能够进一步发展起来,那么一定能大大的带动整个国家的经济。
只可惜,因为国家需要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导致了财政方面的困难,根本拿不出资金来支持他们这些项目。
所以,有很多好的想法,都只能暂时搁置。
他们这样的专家,也不过是偶尔能够拿到一些小项目。
至于大项目的话,每年满打满算下来,根本就没有几个。
就算真有的话,也轮不到钟登华他们。
要知道在他们前面,还有不少国企在盯着这些大项目。
钟登华为了龙江大桥,可是费了不少的功夫,动用了自己能够动用的一切关系,找了不知道多少人,也不知道跑了多少冤枉路。
后面要是没有遇到陈江海的话,这个项目恐怕半路就得夭折了。
从这一点也就能够看得出来,此时路桥从业者,日子过的真是有些艰难。
朱有信当时听到钟登华说要建一条高速公路,立马就答应下来,这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
从业数十年,朱有信真的是什么人都见过了。
在项目初期,设计这一块永远是最重要的。
项目前期,朱有信受到质疑和刁难,一直是最多的。
外行指挥内行,就是这么一个样子。
他为此相当苦恼,却又无可奈何。
国情如此,仅凭一两个人是根本没法改变的。
再说前期地质勘测这一块的资金,一直都卡得死死的。
没想到到了陈江海这里,他看都不看就直接同意了。
朱有信此刻也明白,为什么钟登华对于陈江海如此地推崇了。
跟这样的人合作,实在是太舒服了。
陈江海真的就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而并不是像某些人那样只是挂在嘴上说一说而已。
实际上也就是彼此之间第一次打交道,朱有信并不了解陈江海。
熟知陈江海性格的人都知道,这位秋海老总做事做人向来大气,不拘小节。
这种事,陈江海根本就不会起什么疑心。
他的想法很简单, 那就是让朱有信放开手脚去干,发挥出他最大的能量。
只有这样,这个高速公路的项目才能做到最好,达到陈江海真正的目的。
很多人都是有潜力的,只是没有条件让他们能够尽情的发挥。
陈江海就是那种善于制造机会的人。
秋海很多人都是这样,在陈江海提供的平台上尽情施展,突破了自己的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