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进宿舍,一个家长就冲我喊道:“大兄弟也来送孩子呀!”我撇下嘴,嘀咕道:“我就是那孩子。”那家长边打招呼边回头寻找着什么,并没有听见我说什么。等我把行李放好,那家长终于从包里摸出一瓶白酒来,“大兄弟,来点儿?”他那粗犷的豪放,不由分说就把我拉到桌前坐定。
那家长又从包里拿出一包花生米,一碟子酱牛肉,几个大猪蹄子。正好另一个家长也回来了,从口袋里掏出一包香烟,给我们每人让了一支,从包里找出一提啤酒,摸出几根黄瓜,一袋儿西红柿,一边儿找地方摆放一边儿说:“来,来,别客气,这都是洗干净的,拿起来就可以吃。”
只有我刚从水房回来,干干净净两手空空,还装作不客气:“没事,没事,不干不净吃了没病。”那家长喝了一口白酒,呲着牙说:“前半年我们那边干旱严重,好不容易给小麦浇了几次水,正等着收割呢,又赶上干热风,今年产量不行啊。”这家长说:“可不是吗,我们那儿倒好,没有发生干旱,一直都风调雨顺的,可眼巴巴的到成熟的时候却连着下了几天雨,下完就刮大风,你就是用多少化肥也抗不了大风雨中倒伏,今年的收成怕是要折半吧。” 我抓个一个大鸡腿,一边儿吃一边儿说:“再苦不能苦孩子,就是有天大的难处 ……”我拍了拍自己羸弱的肩膀,接着说“一肩扛,来来来,天下事难不倒男子汉,都在酒里了,来,喝酒。”那家长道:“还是小兄弟说的对,不说了,来喝酒。”那家长放下酒瓶,说:“不过,小兄弟的心还真大,看不出一点愁来。”这家长说:“是啊,我为这事都闹腾了好几天。不过,还能怎么样,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也是无可奈何的事,还是小老弟看的开,反正都这样了,索性不去想,反而不愁苦。”
我咬了一块鸡肉,含含糊糊地说道:“这都不算什么,记得我小时候,正是收小麦的时候,田野里、麦穗上密密麻麻一层的大肉*虫子,老师
(本章未完,请翻页)
组织我们田间抓虫子,那时候每个人一个透明玻璃瓶,不大一会儿就装了满满的一瓶子。看着它们在拥挤的瓶子里挤来挤去的样子,好多女同学好几天吃不下饭去,当场还吓哭好几个。我不怕虫子,帮那些女同学抓,抓了好多,老师直表扬我,还给我戴了一朵小红花,我美了好几天呢。
我还看见田间地头上挖了很多长方形的大坑,里面铺一层塑料膜,放满水,土坑边上竖起一根木棒,上端挂一个高瓦灯泡,彻夜通明,后来听人说是为了杀蛾子。原来飞蛾不光扑火,凡是发光发热的都招蛾子。想想那时候才最难呢。”
这家长咕咚咕咚喝了一大口酒,舌头都大了:“我说小老弟,你说这事吧,我们那儿也赶上了,我要是记得没错的话,也就十几年前的事儿吧,那时候可正当年呢,怎么感觉你那儿跟我这儿差着一辈人儿呢?”我故作镇定地喝了一口酒,仰天打了个哈哈:“你看我这脑袋,整天就知道喝酒吃肉,整个就是酒囊饭袋,记不住事儿。” 那家长说:“这都不是事儿,到了咱们这个年纪,脑筋越来越不好使了,有时候刚才还好好的,一转身就忘记要干什么了。没什么大不了,来,喝酒。”这家长总感觉这酒囊饭袋别扭,感觉像是骂人,却也模糊不清,赶上别人劝酒,便不再细想。
又说到之前农忙时是真的忙,现在一切都机械化了,省下不少力气。我咬了一口肉,像口吐弹珠一般,一个字一个字往外吐,还少了很多词儿,像是和着肉一块给吞了,语句都不通顺,难为这老哥俩儿倒是给听懂了。我说:“我小的时候还流行用镰割麦子,在地头用拖拉机打个场,就是把地弄平,把石磙子挂在拖拉机上,绕着场子转圈儿,直到把场子压瓷实了,然后把各处的小麦用三马车或拖拉机拉过来,在场里堆个山一样的麦堆儿。最早的时候是把小麦平铺在场里,用拖拉机拉这铁锭子压,后来就有了脱粒机,还是需要人把小麦送到脱粒机里,并把麦秸和小麦粒分开,
(本章未完,请翻页)
经过扬场、晾晒、装袋,才算完事。那时候最怕下雨,刮风,我们管收小麦叫跟天抢收,有时候忙不过来,就找亲戚街坊帮忙,中午饭点就在场中买些油条、小菜儿、啤酒,可香甜呢。
那时候田间的小路可繁忙了,南来北往拉小麦的车辆很多,三马、拖拉机、马车、木排车,因为土路总是坑坑洼洼的,我们就在路边捡掉下来的麦穗,捡挂在路边树枝上的,实在捡不着就跟在车后往下薅,实在是最开心的事。”那家长说:“我还记得那时候总少不了一种鸟从天上飞过,叫声很奇特,被我们音译为‘光棍儿打醋,麦子就熟’。这个时候田间地头就会有很多骑着自行车卖冰棍的,想想都爽口。”这家长说:“说的是啊,我最得意的事就是在浑身流汗、嗓子冒烟的时候,吃一口夏日热的同样冒烟的冰棍。哎,不对啊,那个年代咱们可不算小了,我说你这小老弟怎么回事,怎么总是少记几十年,我们老哥俩儿有那么老吗?”
我咽下去一块并没有嚼烂的肉,有些迷糊地说:“不是你们老,是我还小,就是叫你们一声叔叔也不为过。”那家长说:“哎哎,差辈儿了啊,我说大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