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家乡,就要去陌生的世界求学了。按当地风俗,一旦家里有人外出,要放鞭炮祝福。梁父从炕席底下拿出过年剩下的鞭炮,但却被梁母制止了。梁母道:“别放鞭炮了,星儿这一离开老家,我的心里就跟掉了魂儿似的,你再放鞭炮,我怕心里更受不了。”梁海星也道:“我娘说的有道理,我心里也不好过,再过三四个月放寒假,我又回来了。”
梁父见梁母与梁海星的话有些道理,儿子到外地上学,短时间内见不到,梁父的心里也不好受,就没再坚持。
梁父在前面推着自行车,载着梁海星上学用的物品。梁海星悄悄的跟在父亲的身后,向村外走去。
离开了熟悉的村庄,就要走进陌生的世界,梁海星心里很是不安,就不由的回头一看,见母亲正望着自己不停的抹着泪。也许正是清早下地干农活的时刻,听说梁家送儿子去坐火车上大学,村头聚集了不少村民,放下手里的农具,主动为梁海星也是本村唯一的大学生送行。
望着眼前的情景,梁海星心里很酸,就又回身疾步来到梁母面前,扑通一声跪在梁母面前,放声豪哭起来。梁海星泣哭道:“我去上学了,家里又少了一个劳力,娘,你和我爸爸要照顾好自己啊。你和我爸爸说过的话,我都记在了心里,将来我不一定做个好官,但我一定会做个好人。永远不会做为兄弟爷们抹黑的事” 梁海星为母亲深深的叩了一个头,然后又向送其上学的村民叩头致谢。
梁海星头也不回的坐上父亲骑着的自行车向六十里外的火车站而去。
梁父载着梁海星到火车站后,先是买好火车票。见时间还早,梁父就领着梁海星来到火车站旁的一家小吃摊前。梁父花五角钱,为梁海星买了半斤馃子。梁海星觉得父亲还要骑着两个小时的自行车回家,不想让父亲饿着肚子赶路就执意让父亲吃。梁海星父子二人推来让去,引来不少人围观。梁海星见父亲不肯吃下,就包好,对父亲道:“考上大学,我以后可以天天吃白面馒头和馃子了,我妹妹们还从没吃过外面做的饭呢。爸爸你就带回去让我妹妹解解馋吧。”梁父见火车站即将验票,就将那本来买给梁海星的早餐包好放进了包里。
梁父回到家后,梁母得知梁海星饿着一天的肚子去学校报到,顿时,失声痛哭了起来。梁父心里也极为愧疚,一同回想着梁海星小时候的艰难,也放声痛哭了起来。
九月正是农忙时节,梁海星去学校报到,梁父梁母放下家里的活哭了整整一天。尤其是梁母,后来大病一场,人苍老了许多。
梁海星心里很明白:自己是永远是父母的牵挂。上学,分配工作,成为国家公务员,结婚生子,成了受人尊敬的领导干部,完全靠自己打拼,父母常常以自己引以为自豪,在村里也处处受人尊敬。作为全村唯一走出来的大学生又是唯一的领导干部,每次回老家,梁海星备受全村人注目,特别是春节,几乎全村老少都要到梁海星家去拜访,人们一进门首先要问的是梁海星过年回家没有?辈小的,直接给梁父梁母拜年,辈大的就朝着祭奉着的家谱作揖,人们变着法的接近梁海星家。
拜完年后,梁海星家更是忙碌。梁海星常在机关工作,好不容易回趟家。梁海星父母为人又极为热情,因是村里兄弟爷们,只要去梁海星家窜门,梁家烟茶尽好招待。因此,常常梁海星还在睡梦中,院子里便传来说话声。梁海星知道又是村里人来找自己拉家常了,就急忙穿好衣服。而过年,农村较闲,村里人见到梁海星又似乎格外亲切,有着拉不完的的话题,常常聊到很晚。有时,梁海星还要去亲戚家走动,虽然每年梁海星回家的假期很短。尤其是随着梁海星在机关工作时间一长,职务的提升,前往梁家拜年的人更多,人们借着拜年聊天,托梁海星办事。在村里人眼里,梁海星似乎是无所不能的神仙,无所不包的菩萨,孩子升学就业,老人看病诉讼,亲友入职调动,莫衷一是。
有些事情梁海星根本没有能力帮着解决,就尽量解释,至于看病一类不用费太多精力的事,梁海星尽量应承下来。娘疼梁海星,就劝梁海星尽力而为。同在农村长大,梁海星很理解乡亲们的苦衷,同样也理解母亲爱子之心,听后总是一笑了之,道:“当初我考上学,庄乡们都出来送我,不就是图日后到城里办事方便吗?如今咱真的在城里做事了,怎能忘了庄乡呢?在这年头,有谁愿意求人啊,大凡能有办法自己解决的事,人家才不会看着咱的脸色麻烦咱呢。能帮还是拉一把吧。”梁母见儿子说的有道理,也就不再多说什么。当然梁海星的作为也赢得了乡亲们的广泛赞誉,夸赞梁海星没有忘本,梁海星在村里人缘极佳,春节看望梁海星的人更多,真可谓门庭若市。
让梁海星感到最为头疼还是前去娘的亲戚家拜年。梁海星离小姨家最近,离舅家最远,中间是大姨家。而其中,大姨家社会地位又最高,计较也最多。
在家的时间有限,安排得很紧,梁海星有时就按远近或时间充裕程度安排前去亲戚家拜年,有时先去舅家,有时先去小姨家,赶到谁家就在谁家吃饭。这又常常招惹两个姨家不满,去大姨家晚了,或是没在大姨家吃饭,大姨家就很有意见,说是梁海星已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