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在听到斥候所念的内容,已经无暇去顾及燕王的行文词藻竟如此华丽,而是细品其中的真谛,喃喃自语道:“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呵——”
公孙修摘抄了《滕王阁序》中的一段词句,殊无任何的修改与涂抹,只觉大致适用于此情此景,便提笔写下,送给了远在雍州的姜维。
尤其是那句“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更是直接戳中了姜维的内心,与其平生经历大为契合。
姜维想起这些年来的北伐,受蒋琬、费祎所制,出兵也是兵不满万,不复当年武侯北伐的壮举,蜀军在四川复杂的地形中走出来,也迎合“关山难越”四字。
蜀汉内部也有不少的派系,在刘禅跟本土势力看来,姜维只是一个魏国的降将罢了,众人心中略有隔阂,信任度总是上不去,举目无亲在蜀国为臣,不正是“他乡之客”么?
张翼没想到自己以死谏言,姜维只是有些许的动摇,被公孙修一封信递上来,竟让他脸色忽变,不禁想到:“燕王不仅是用兵一绝,文采也是超绝。此等行文之优美,曹植复生亦不可与其争锋啊。”
姜维长吁一声,明白“奉宣室以何年”五字是要劝自己见好就收,免得把来之不易的大胜变为大败,暗自想到:“我军粮草跟不上是实,可毕竟还能再勉力撑上一段时日,此时不搏一把,又未免浪费天时,大不了到得粮草将尽时再退兵。”
他望了张翼一眼,轻声道:“张将军,现在言撤军还有点为时过早,我等先攻狄道,待粮草只够返程时再撤军也不迟。”
张翼犹豫了片刻,心想劝谏总算是有用的,当即点头道:“卫将军能明白燕王及末将的心意,末将死而无憾。现在陈泰会师王经,我等能短时间内攻破狄道的可能性不大,卫将军若要一试,可趁此机会,可决不能恋战。若是恋战,末将宁愿以死相逼。”
姜维点了点头,脸上重新换上了一副笑容,沉声道:“好!我等约法三章,不胜则退,不败亦退。”
——
当陈泰率领大军赶至狄道城的时候,王经迅速出来相迎,亲自为陈泰牵住了马头,赔笑道:“将军,你可算是来了。”
陈泰瞪了他一眼,脸色森然,哼了一声:“王刺史擅离职守,不听宣调,做得孽事我在来的路上就已经知晓了。数万大军葬送在了桃西,你可真是功不可没啊。”
王经老脸一红,苦笑道:“此事确实是我错了,愿将功赎罪。”
“将功赎罪?就算你把蜀军给抵挡住了,死去的数万将士也不可能再活过来。”
陈泰哼了一声,恨不得一鞭子抽在他的脑袋上,可现在大敌当前,也无心去计较小事了,沉声道:“不单单是你,连我都要受朝中的弹劾,说不得我也因此而引咎辞官。现在你的机会,就是全力配合我,守住狄道不被姜维攻破,或许能保住你的性命。”
王经再也不敢犟自己多擅长用兵了,自从桃西大败连累数万将士被蜀军斩杀,而退守狄道后完全引用了陈泰的招数,勉强挡住了蜀军的进攻,可见陈泰有多厉害。
他不敢多言,赔笑道:“陈将军让我做什么,我便做什么,在下这条性命可就拜托将军了,您是太傅老人家身边的大红人,定然能保住我的。”
陈泰听到“大红人”三字,只觉刺耳至极,没好气道:“少胡说八道。”
王经自知马屁拍在了马腿上,脸上一红:“是,是——”
自从高平陵事变中,司马懿与曹爽双方对峙,陈泰当时也跟随曹芳前往高平陵拜谒,被司马懿堵在洛阳城外不得进入。
为了魏国与天子的安危,陈泰跟侍中许允自告奋勇,出面与司马懿谈判。而这一场看似谈判,多少也偏向对方。
一来是形势所迫,二来也是世家都站在了司马懿的身旁,陈泰自然为司马懿发声,并连同许允、蒋济等人力劝曹爽只要削去官职,交出兵权,保其性命无忧。
在司马懿举起屠刀前,陈泰是不知道太傅会狠辣到斩草除根,对失去了反抗能力的曹爽党羽乱屠乱杀,杀一人还不够,连同三族都屠戮灭门。
牵连之广,让高平陵事变中的数位担保人都脸上蒙羞,蒋济更是被司马懿的所为气得郁郁寡欢而死。
陈泰自知为司马懿诓骗,更觉得洛阳许昌皆为多事之秋,于是自请外调到了雍州镇守,负责防备蜀军的动向。
双方大军会师,共合有六七万魏军,全权由陈泰一人都督。
进了狄道城,陈泰先是了解部防的情况后,澹然道:“姜维远道而来,必是轻军冒进,没有携带多少粮草,必不可久持,我等再坚守上一阵,蜀军就不战自退了。”
蜀军缺粮也不是一件新鲜事了,诸葛亮的五次北伐中,便有两次是因为缺粮而退兵的,分别是第二伐跟第四伐。
第一次缺粮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响应吴国的军事行动而出兵,仓促出兵粮草准备不足。
第二次缺粮则是天气原因,连续下雨造成粮运不继。
陈泰看得出来,蜀军虽然来犯者众,但出兵的原因是响应燕国跟吴国的军事行动,属于后发状态,未必能做好粮草方面的充足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