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花了一点点时间告诉张琳、孔佑、练子宁三人需要做什么。
大致就是好好安抚学生, 并监视是否有学生参与其中。朱标会派人混入这些学生,帮助他们行动。
孔佑和张琳还有特殊任务。如果朝中大臣真的一个北人都不录取,以他二人的身份, 就算不调阅试卷, 也足以证明大臣们的谎言。
孔佑有些紧张。他本认为自己的答卷很完美, 现在有些担心还不够完美,在朝堂上无法为老师“作证”。
练子宁心态非常好。他已经从可能会出现科举舞弊的惊怒中脱离,笑着羡慕道:“两位这才是真的青云直上了。”
张琳抿了一下嘴唇,脸色不怎么好看。
朱标细心发现了张琳的神色, 道:“你有什么问题就赶紧问, 不要支支吾吾憋在心里。”
张琳犹豫了一下, 道:“晚生只是……”
他想了一会儿,才组织好语言:“因祖父余泽让朝中大臣承认北方学子中有能人, 晚生心里……心里不知道为何, 有些难受。”
练子宁自以为了解张琳, 宽慰道:“我知道你自傲, 不乐意用祖父的余泽来讨要前程。但这次是意外, 且就算你不显露身份, 肯定也能金榜题名,青云直上。我开玩笑而已。”
张琳摇头:“我难受不是这个原因……我也说不清。”
孔佑若有所思,看向朱标。
朱标脸上浮现出无奈的微笑, 对朱橚招招手, 朱橚从怀里掏出一卷加了增刊的还未发行的报纸。
朱标翻到其中一版, 道:“看看这个。”
张琳恭敬接过报纸, 孔佑和练子宁一同凑过去观看。
报纸中写的是北方从宋时起, 坚持保留中原文化的故事。
燕云脱离中原四百年, 当地大族大多在辽金朝廷做官。他们没有放弃中原文化, 孜孜不倦向辽金输出中原文化,促成了辽金的汉化,保留了许多珍贵典籍。
河南和山东身为中原腹地,在三易回河后变成黄泛区,千里沃土盐碱化,衰退的经济和频繁的战乱让其人口迅速减少,百姓受教育程度极速降低。
但仍旧有许多文人坚守在这里,孜孜不倦地教化百姓,耕读世家们一代又一代一边在贫瘠的土地上求生存,一边保留着自古以来的文化传统。
朱标的足迹遍布中原腹地。
后世中原几省根深蒂固的封建礼教陋俗让人深恶痛绝,成了落后愚昧的象征。
但凡事有两面性。
两晋的五胡乱华、唐末的五代十国、北宋的三易回河、南宋的金国统治……之后是元朝,一代一代,上溯一千年起,中原文化的根就在反复被挖掘砸烂。
放血,挖肉,拆骨……每一个踏上中原大地的民族,都曾经尝试过灭掉中原文化的根,断掉华夏文明的脉搏。
中原百姓在被汉家王朝一次又一次地放弃下,固执地念着“之乎者也”,手握着毛笔,没有笔就拿着树枝,一笔一划不断重复着自己的文字自己的文明。
哪怕是屡次对异族跪下的衍圣公,他们也在保留自己的文字和文化上绝不妥协,在异族最初高压的政策下孜孜不倦地教化百姓,培养华夏文明最传统的文人。
不仅是中原,所有北方人都是这样。
民族融合,就是这些被异族反复占领的地方的百姓,用一代一代的倔强,用自己的骨血灵魂浇铸而来。
这之后,才有中华民族。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
朱标曾看见有人逃跑时抛下能保命的金银细软,只抱着一匣子书,在逃荒路上一边被人嫌弃,还非要握着树枝教流民的孩子写字。
朱标也曾看见金碧辉煌的元朝皇宫里,存在着大量汉文典籍。史官们孜孜不倦记录着历史,大儒们孜孜不倦地研究着经书,留下的手稿字迹仍旧端正。
有元臣曾跟随元朝皇帝北逃。许多人南归之后,第一件事是上奏朱标,和朱标一起去挖出他们埋在地里的藏书。
这群人不知道藏书能不能被一个“识货”的人挖出来,但至少留在这里,这些孤本能逃过大都城破这一次大劫。
他们后来、甚至现在也迂腐,他们的固执却并非一无可取。
他们的未来需要改变,但他们的坚守也应该被众人知道。
华夏的文脉并未在北方断绝。
朱标问道:“你是不是想,比起衍圣公和张文忠公,北方普通没有显赫家世的普通学子,他们的努力他们的梦想,更应该出现在朝堂中?”
张琳用袖子擦拭眼泪,拱手道:“是。祖父曾说过,他只是一运气很好、家中稍稍富裕,能够读书的平头百姓,祖上没有什么王侯高官,和所有百姓都一样。张家隐居,也是祖先遗愿,不可以先祖名声谋利。”
张琳又用袖子擦拭了一下止不住的眼泪,继续拱手道:“为了北方学子,我愿意不遵守先祖意愿。可太子殿下已经写了这样的文章,为何不直接在朝上用这篇文章?而是要用衍圣公和祖父的名声?”
朱标看着张琳的眼泪,于心不忍。
但充满着理想的学子也应该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