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标这次亲自过来调解, 除了无聊,更重要的是这人在流民点大声嚷嚷,一些吃饱了后就想要更多好处的流民可能会顺着这个话闹事。如果流民里有奸细,甚至可能会引发流血冲突。
他是小孩, 又在流民中声望高。如果辩论不赢, 他就使出小孩绝活, 一哭二闹三打滚, 就能迅速把可能会引起骚乱的论战引向滑稽的方向。
当然, 如果能说服对方, 陈标也不会故意当众不要脸。
陈标和刘基关系好的原因之一, 就是陈标凡事也爱把人往坏的方向想,根本不相信什么人心淳朴。
他来的路上,还专门拐弯去找了花云压阵, 预防对方可能引起的暴力冲突。
花云的手臂早就好了。这个能以一敌百的猛将,一手抱着他一手拎战斧, 就算遇到有人闹事, 一声战吼都能稳住全场, 绝对安全。
在得知对方只是一个心系百姓、但有一点理想主义的普通使臣后, 陈标松了一口气。他本打算回家继续玩弟弟,听到“罗贯中”这个名字,他又不想走了。
这倒不是陈标有多敬佩喜爱罗贯中。只是身为穿越者,遇到历史中特别有名的人, 很难不生出围观的心态。
花云很敏锐地发现陈标眼中对罗本的好奇, 自以为声量很低的大声道:“标儿,你听说过他?”
罗本看向陈标, 心中疑惑, 难道他的名声已经传到朱元璋的领地了?
陈标在穿越后没听到过罗贯中的名字。他甚至有些疑惑, 这个罗本是不是罗贯中,也有可能这位张士诚的使臣的字和“罗贯中”的名重合了。
陈标试探道:“我不知道是否听说过。我知道一个罗贯中,好像是施耐庵的弟子。”
罗本道:“我老师名施耳,确实号耐庵。”
陈标挠挠头。
号耐庵?不是名字叫施耐庵吗?
罗本这么一说,他才想起一点曾经看《水浒传》看到的小道消息。据说施耐庵的“耐庵”确实是名号,来历传闻有两种,一种是施耐庵在元朝辞官隐居后号“耐庵”,一种是施耐庵在晚年写《水浒传》时号“耐庵”。
他这个世界的朱元璋都搞井田制了,施耐庵取这个名号的时机也可能不是他那个世界传闻的那样。何况他所知道的也只是民间传闻,并没有史料记载。
虽然施耳和罗本的“名”不叫施耐庵和罗贯中,而是“号”和“字”。但他们碰巧是师徒,又碰巧“号耐庵”“字贯中”,那么这对师徒是四大名著其二的作者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
等等,“施耳”这个名字,怎么有些耳熟?陈标挠头,想半天想不起来为何耳熟。
花云见陈标还想和罗本聊下去,担忧这个见面就辱骂标儿的坏文人又说出什么不好的话,立刻道:“标儿,你还要回应天小学授课呢。季先生今日有公开课,你该回去听课。”
陈标本想说,季先生公开课的讲课提纲都是他和季先生一起定的,他不用听。但花云提起季先生的时候,陈标脑海里那块迷雾终于被吹散。
他的大眼睛瞪得更大了:“施耳?山甫先生和伯温先生的师兄?!”
“啊?!”花云立刻满脸嫌弃,“他是季先生和刘先生的师侄?!”
这个浑身书生气,又是骂主公又是骂标儿的坏家伙,也配当季先生和刘先生的师侄?!
花云不断打量罗本,怎么看都看不出罗本和季先生、刘先生哪里相似。
或许虽然是同一个师门,但罗本的老师比较废物?
罗本也惊讶道:“山甫先生和伯温先生确实是我师叔……山甫先生在应天?!”
刘基在应天这件事,罗本听老师骂过。
但季先生不是不出仕吗?怎么会在应天?难道季先生投靠朱元璋了?!
罗本经常听老师大骂刘基,大夸季先生。季先生这样的大才,居然也投靠了朱元璋吗!
听到季仁寿的消息后,罗本立刻顾不上继续查探安抚流民的事,希望能拜见季先生。
花云满脸不乐意。
陈标拉了拉花云的袖子,花云才板着脸道:“季先生只是在应天城中隐居讲学,你可不要对他说多余的话,惹季先生不高兴。”
罗本听花云这话,心头的巨石去掉了一半。
看来季先生并没有真的投靠朱元璋,只是求一方安稳的隐居地而已。但为何不来平江城?我们平江城也很平稳啊,还没有那么多流民!
罗本本想立刻去拜见季仁寿,但他低头看了看自己因赶路显得有些不整洁的衣衫,担心这样去寻找季仁寿会不太尊重,便先跟随花云回使馆,稍作修整后,先递拜帖,再拜见季仁寿。
无论哪个势力都经常接待其他势力的使臣。朱元璋在应天也留了一个严密监视的小院子当使馆,里面装潢十分舒服,力图让使臣们宾至如归,最好直接留下。
可惜朱元璋这边情况特殊,从未留住过使臣。
陈标本以为罗本会继续他的计划,先继续打探完流民的事后再做其他打算。见罗本记着去拜见季先生,陈标想了想,还是按捺住好奇心,老老实实回家。
人家师叔侄肯定有很多悄悄话说,他就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