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张海强的业务做的有声有色,机场那边的业务定了下来,金石公司拿到了最后的合同。
果然如林丽所言,最后的决定权在采购中心的孙主任手里。技术中心的于主任推荐了另外一家公司,他的本意是只报一家公司给采购中心,其他的报价都仅限于严部长看看即可,但严部长斟酌再三,还是把所有的报价都上报给采购中心。这既是应尽的业务流程,也是因为他拿不准这些报价里面有哪几家是关系户。这个单子很小,在机场每月的采购计划里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那更犯不着因为这么小的一个业务而莫名其妙的得罪别人。
孙主任在第一时间让人给张海强打了电话,根本没有讨价还价就让张海强过去签了合同。由于金额不超过五十万,连招投标的过场都没走,就直接定了。
张海强在去的路上兴奋的两腿发抖,一次签了近四十万的合同,这可是他破天荒的头一次。负责接待他的采购中心的工作人员,轻描淡写的让他在几份合同上签字盖章,嘴角带着不无讽刺的微笑,似乎在嘲笑张海强没见过世面。
怎么做成了这笔业务,张海强一直感觉迷迷糊糊。按说金石的实力在竞争对手面前并不占什么优势,台远品牌的竞争力更是比不上西门子或者abb。也许是这些国际大品牌们见惯了大阵仗,根本没把这区区四十万的单子放在眼里,跟进的力度不够,让自己捡了个便宜。
所有人都以为将是徒劳无功毫无希望的业务,就这样莫名其妙的做了下来。拿着合同从机场回到公司,张海强脸上依然泛着兴奋的红晕。
罗亚平在所有的业务员面前大大的表扬了张海强一次。着重肯定了张海强在业务中的钻研精神。钻就是尽可能的钻到客户中间去,把所有的关系捋清楚。研就是要把客户的所有需求和心态研究透彻。这是罗亚平总结的。
罗亚平也拿不准这个业务到底是怎么做下来的。自己找的关系到底起没起作用,他不清楚。但单子最后是签下来了,机场的那个副总那里还是要去感谢一下的。说不准以后还会有合作的机会。张海强能够从严部长入手,一直摸到孙主任那里,这让罗亚平很满意。就算这个单子没签下来,他对张海强也没啥可指责的,毕竟该做的他都做了。
这个小伙子不错,以后得好好培养。这是罗亚平对张海强的认可。
做下这笔业务,张海强第一时间约韩琪见面,要把自己的喜悦跟她一起分享。但韩琪却回老家了,他满腔的喜悦无人诉说,傻呵呵的在租住的一室一厅的小房子里一趟一趟的走来走去,连平时百看不厌的《平凡的世界》都看不进去了。
这笔业务的提成应该是多少,他目前还不知道。平时他们的提成是销售额的百分之三,如果按照这个比例,那他应该有一万多的提成。但这次的合同是成套设备,利润率跟单机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再按照常规业务的提成比例显然是不合适的。那就是说单单这笔业务,自己保底能有一万的提成,甚至两万或者三万都有可能。这可是在金马集团上班时一年的工资啊,现在一单就
(本章未完,请翻页)
挣这么多,自己出来做销售,看来是走对了这步棋。
虽然稀里糊涂的就做成了这笔业务,但却极大增强了张海强的信心,让他坚信自己只要努力,就能把业务做好。这应该是这笔业务带给他的最大收获吧。
公司这几天业务员们谈论最多的都是张海强的这个订单。大家都是同一起点,几乎都是同时接触这个行业,有的人甚至比张海强接触的更早,但还没人能一次性的签这么大的单子回来。张海强这小子走路肯定踩狗屎了,运气好的离谱。同事们议论纷纷,祝贺的同时都不无羡慕和嫉妒。
朱文杰一直和张海强关系不错,他笑着说:“行啊哥们,一下子放了个卫星,怎么做下来的,有啥秘诀,也教教我,别看着我饿死啊。”
其实朱文杰的业务做的也不错,平时正常的业务出货量比张海强还多,但他做事稍显浮躁,有些客户跟进一段时间,没有效果就放弃了。用他的话说,绝不可在一棵树上浪费太多的时间。
张海强虽然内心是高兴的,但表面上却并不过分流露出来,不张扬是他一贯的作风,特别是这种时候,更不能表现的忘乎所以。朱文杰越是这么说,他越是摆出一副苦笑,说:“哪有什么秘籍,瞎猫碰上死耗子而已。你们谁去,都能做下来。”
“话是这么说,当初谁都不要这个客户,谁都觉得难做,你做了,说明你小子眼光独到。”朱文杰分析的比较客观。他拍了拍张海强的肩膀,说:“发了提成,记得请我吃饭,必须是天外村。”
天外村是洛州开发区内数得上的海鲜酒楼,离他们公司不远,据说价格贵的离谱,一盘土豆丝都要二十块。他们这样的收入,平时根本不配到那里消费。
张海强又是苦笑一下,说:“那点提成你替我省省不行吗?”
朱文杰瞪大了眼,直视着张海强,说:“你知道你这单子提成比例多少?八个点!一顿天外村算个屁啊。”
竟然是八个点,那岂不是要三万了?张海强按捺住心里的狂喜,问:“你怎么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