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北燕、南楚各有一些海军,但是皆不是很多,只不过加在一起,比之东萧一家还是要多不少。
瑞王直接要征用三国的海军,北燕帝燕北山到没有什么,一来北燕隔着沧澜山这天然的屏障,并不怕有人从海上突袭,二来燕北山知道瑞王是一心想出海寻凤飞天。
以瑞王如今在东萧其实就是实际上的皇帝身份,还一心一直想着如何出海找凤飞天,为此可能会大权旁落,燕北王自问自己与瑞王易地而处,他可能做不到这般,心下佩服,将北燕的大部分海军兵力调由瑞王指挥。
燕北王心系凤飞天,应允得干脆,但西周皇帝与南楚皇帝却是不同意……
这不同意的后果是,他们忽略了瑞王找凤飞天的决心,更忽略了瑞王在久寻凤飞天不到的情况下的极度危险程度……
中洲大陆的百姓只知道,瑞王与燕北山在商议后,两国联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同时双向出兵攻打了西周……
西周本就在经华阳公主内战之后,伤了一大半元气,如何还抵挡得住东萧与西周的虎狼之师,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直接攻破了西周国都。
速度太快,只与兵士交手,西周百姓并没有受到什么战火拖累,天就已经变了——因为他们已不是西周百姓。
飞天城的兵士,当初是安排蓝湘儿及天魔教众中一些有领兵经验的人在驻守,凤飞天虽然失踪,但是之前基础打得好,飞天城还是按步就班,并没有乱。
只是当初四国商议好,飞天城的兵士属于公立,只与西周约定了,如果南楚来侵西周要挡回去,因此西周一役,飞天城并无动静。
紧接着,来势汹汹的东萧与北燕合军在整编西周兵力后,直击南楚。
南楚皇帝此时想求和,但是已经晚了。
瑞王现在一心想出海寻找凤飞天,但知道如果中洲大陆不稳定一统,背后的不确定因素太多。
到时瑞王一但出海寻人,如果国内政变动乱,不但他出海时,东萧的补及无法及时输运,东萧甚至会因为战神瑞王的离开,沦为其他三国的再次联侵之下,让东萧不复存在。
那时,就算瑞王寻凤飞天回来,他们会连家国都没有。
瑞王思虑过后,只能先下手为强。
只有这样,才是目前最好的办法。
南楚皇帝自知大势已去,连西周都被灭了,何况是他的南楚?
为了减少不必要的士兵伤亡,南楚皇帝不战而投。
此举也得到了瑞王的认可,是以瑞王在将南楚一国划分为四个郡进行管理时,特意留了其他两个郡给南楚太子管理,其中一个就是让南楚太子给南楚皇帝养老之用。
至于其他南楚的其他两个郡,瑞王一个用了燕北山推荐的北燕人,一个用做了他从东萧能臣中选出的人才来当郡王。
不仅是南楚如此,在没有了西周、南楚两国的中洲大陆,之后连东萧、北燕国也不复存在。
全部被瑞王按照大致均等的地域面积化成郡省治理,再通过习远侯与宋清扬设立的官员选拔制度,从四国中选出优秀的官员甚至皇室子弟来提任郡王,进行治理。
与东萧共同打下西周、南楚的燕北帝燕北王,甚至向来强悍、骁勇的北燕百姓也没有异议。
因为北燕向来因土地贫瘠,百姓多有常年吃不饱饭的现象,甚至每年饿死的也不在少数。
但是化国为郡后,瑞王将北燕与周边富饶的东萧、西周交界土地进行整合化郡。
一个北燕的郡省土地再贫瘠,也有一半是富饶之地,百姓不会再担心吃不饱饭。
而在北燕核心腹地的土地,因没有划分到富饶的土地,则由其他周边富裕的郡省组成九帮一的帮护之事,并在不适合种植的土地上,专攻制造手工业,农田税减免,工商税减半,是以这些郡省创造的财富不比那些种地的郡省差。
百姓,自然是谁当政不关心,谁让他们吃饱穿暧,不再挨饿爱冻,谁就是好政权人!
燕北山也没有不满,虽然瑞王是联合他一起打下西周,并让南楚不战而败,但是他知道瑞王政治手腕与军事能力皆在他之上。
而且瑞王更知人善用,此时与燕北山已是惺惺相惜,成为好友。
而瑞王应势而起,将四国统一称为中洲国,被百姓荣推上中洲帝的帝位上。称之为瑞帝。
瑞帝并没有好高骛远,也没有恃功跋扈,而是文以宋清扬为首、武以燕北山为主,育人以习远侯为主,经济以花亦容为首,开启了中洲国的盛世之元。
中洲大陆四国的一统,国家政局的改变非一日一夕的事情,但是瑞王现在的中洲帝瑞帝萧九洲以近乎飞速的一年余时间,用极强劲的手腕让一切尘埃落定,中洲国百姓生活安定,一片欣欣向荣……
中洲国国都依旧设在东萧皇城。
大殿中,百官退朝后已经散去,此时殿上只有萧九洲与燕北山两人。
经过一年的风雨默契配合,私下里,两人如朋友一般相知,并不以君臣之礼私处。
燕北山望着眼前神色比一年前更显冷毅的萧九洲:“你确定好,十日后出发?”
萧九洲眼睛遥望着大殿外的天空,仿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