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将军掩面奔逃。
不仅没能说服吴太后,反而被臭骂一顿。就连陛下都对他怒目而视。
陛下虽然小,在吴太后的蛊惑下,也认定朝臣都要害他们母子二人。
吴大将军失败,实在是无颜面见朝臣,只能找借口躲起来。
朝臣们沉默片刻,当即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硬抢。顺便杀一杀吴太后的威风。
以黄汾为头,百官汹涌,直接冲入北宫。
其来势之汹汹,内侍宫女无一人敢阻拦。竟然叫他们顺利闯入德阳殿。
也不顾吴太后的大吼大叫,直接夺了陛下就走。谁敢阻拦,直接拳棍相加,刀剑伺候。
内侍不敢杀人,因为面前的全是朝臣,是士林领袖。随便拉出来一个,背后都是一个门阀士族。
但,这帮当官的敢杀人。
区区内侍宫女,杀了就杀了。
就算是冤死,那也是活该。
凡是阻挡他们抢夺陛下的人,除却吴太后,皆可杀。
这帮朝臣就是如此的胆大包天。
先帝一死,再没有人能压制他们。他们就像是出笼的鸟,一个个嚣张得很。
可见,先帝还是有很手段的。幼年继位,二十亲政,短短几年时间就能压服这帮跋扈的朝臣,其中不乏三朝元老,先帝的手段和智谋都没得说。
只可惜命不好,在位这些年,天灾人祸就没断过。年纪轻轻过世,也没给陛下留下一个稳定的局面。
永初帝吓得瑟瑟发抖,身边全是虎狼,没有一个人能保护他。
不夸张的说,永初帝已经吓尿了。
何曾见过这种场面,母后都不能保护他,这天下还有谁能保护他。
吴大将军得知情况,再也不能躲起来。
他先是批评众臣,对陛下太过粗鲁,对吴太后毫无尊重。这是大不敬。而且如此行事,朝堂颜面何存?
先帝尸骨未寒,如此对待吴太后,就不怕天下人斥责。
却不料,无人感到羞愧不说,以黄汾为头的人,反过来斥责吴大将军承担不起先帝托孤的重任。
朝议,陛下不出面,这才是真正的不成体统。
双方人马当着吓得瑟瑟发抖的小皇帝的面争吵起来。
吴大将军这边读书人少,吃了吵架不够多的亏,败下阵来。
他这个时候意识到,这帮朝臣是真没将他这个大将军放在眼里。他之前错了,他该站出来支持吴太后,而不是妄想同这帮朝臣和睦相处。
晚上,他去找吴太后和解。
兄妹两人抱头痛哭。
一步错步步错。
经过吴太后的提醒,第二天,吴大将军就吩咐兵卒驱赶齐游,孙牟出京。
却不料,竟然遭遇太学学子的阻拦。
诸多学子静坐在齐家门前,放言,胆敢驱赶齐公,就从他们的身上踏过去。
太学学子可都是宝贝,兵卒们哪里敢对太学学子动手。给他们十个胆子都不敢。这年头,太学学子有多精贵,历代天子都颇为重视。
情况报给吴大将军。
吴大将军气得双手发抖。
必须拆分,必须同这帮文臣武将划清界限,还是宫里的内侍好打交道,好歹一个个收了钱都会办事。
百官是收了钱都不办事,一个个还理直气壮,强词夺理。仿佛收你的钱,是看得起你。想要办事,你哪来那么大的脸。
这帮读书人是真的无耻且无赖。
尤其以齐游为首这的帮士林学子,全都是一群疯子。
吴大将军果断舍弃百官,选择和内侍联合。同时调北军进京,护卫皇宫。
南北两军,都是绝对忠于皇室。
这也是文武百官不敢行大逆不道,不敢对他这个大将军动手的原因所在。
有了北军护卫,吴太后底气十足。在吴大将军的支持下,强行干政,带着陛下一起上朝听政,连续驳了百官十来个人事命令。
百官们气恼不已。
双方数次交锋,各有输赢。
“如此下去,待到天子亲政,我等必定成为刀头冤魂。先帝时期的教训必须吸取。”
齐府。
黄汾上门游说齐游,实则是在逼着齐游下定决心。
“齐公真要眼睁睁看着?天下士林都望着齐公,齐公不为所动,届时人心尽失。”
齐游眉头紧皱,“你们就不能和吴歙好好谈谈吗?何至于闹到这般地步。”
“如今是你死我活的局面,岂能和谈苟且。齐公莫要说笑。此事还请齐公早日拿定主意。”
“元凯,你何必逼迫老夫。”
黄汾却很坚定,“非在下逼迫。而是天下需要齐公,朝堂需要齐公,士林需要齐公。朝堂被吴姓兄妹祸害得已经不成样子。一群不学无术之徒,掌握朝廷重器,这是朝廷败亡之相啊!齐公莫要心存侥幸。”
哎!
“再给老夫一点时间。老夫几个侄儿已经陆续到京,老夫还需筹谋一二。”
黄汾闻言心中大喜,“不知齐公哪几位侄儿来了京城?听闻文敏力大无穷,乃是文武全才。”
“你是说齐仁?他还不如齐礼稳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