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都市言情>百岁福> 炎炎夏日扇韵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炎炎夏日扇韵长(1 / 2)

“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

这是唐代词人王建《调笑令?宫词》中的一句。词人通过一位宫女用团扇遮住自己病态的面容的举动和她愁苦的表情,描写了宫中侍女生活的孤寂与凄凉,从而反应了封建制度对妇女人身的束缚和精神上的摧残。这里的“团扇”是扇子的一种。这种扇子多为古代仕女们扇凉驱虫的工具。扇面不大,多为圆形、椭圆形,扇面质料多用丝绢,面料上绘以花草、山水、人物等,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让女孩子们爱不释手。

这团扇中最有名的应数《西游记》里牛魔王的妻子铁扇公主的那把芭蕉扇了。它虽名为“芭蕉扇”,但就《西游记》连环画中的形象来看却是一把团扇。形如葫芦,能大能小,大则触天触地,扇灭拦在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路上熊熊燃烧的八百里火焰山;小则能藏于铁扇公主的舌下。其神奇如此,以至于演绎出了一场孙悟空智斗铁扇公主的大戏。

与团扇相对应的则是古代士大夫和富家子弟们手中的折扇。这种扇子能张能合,张开如半圆,合则如短尺。一般尺把长,携带极为方便。其扇面往往书以名家诗词,山水名胜。这扇子虽小,却是古人身份、地位、及文化素养的象征。据传,苏轼当年在杭州知府任上,一日正与友人游览西湖,一位衣衫不整的妇人突然跪倒在他的面前哭诉:丈夫生前欠了人家一大笔债,家中贫困无力偿还;近日债主连连催债,无奈来求大人帮助。苏轼略一思索,把手中的折扇打开,提笔匆匆写下一首七言绝句: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写毕交与这位妇人,说:“有人要买这把扇子,你就要银子20两。这些钱足够你还债的了。”妇人谢过苏轼,半信半疑地持扇离开。后来,妇人果然卖了扇子还清了欠债。

折扇也有大的,长三尺开外,张开扇面能遮半面墙壁,只是用做室内装饰罢了。

大家都看过电视剧《三国演义》吧,戏中诸葛亮手里的那把羽毛扇给人的印象最深。他站在孙权的朝廷上,羽扇一摇,舌战江东群儒;他端坐四轮车中,羽扇一摆,计退曹操八十三万大军;面对空城街亭之外司马懿十万大军压境,他大开城门,端坐城楼,羽扇一放,双手抚琴,稳如泰山。唬得司马懿父子急忙退兵十里。在这些故事中,好像诸葛亮的计谋、智慧全出自他手中的这把羽毛扇。

其实,羽毛扇是三国时期上层人物的一种时尚,幷非诸葛亮一人独有。北宋豪放派词人苏轼在他的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就是这样描写东吴的统帅周郎周瑜的: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苏轼的笔下,赤壁之战中的周郎是何等潇洒、倜傥,何等帅气、雄风!手中羽扇一摇,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与朋友弈棋、谈笑之间,曹家“百万雄师”,顿时“灰飞烟灭”。

在苏轼和罗贯中的笔下,这小小羽毛扇,可谓出尽了风头。

不论是羽扇、团扇、还是折扇,都是古人身边实用的扇子。另外,还有一种用作装饰品的扇子叫做障扇。你看,戏剧中皇帝、皇后们身后,侍者高举着,扇柄长长的,交叉在一起的那两把扇子,它们既不能用来驱虫,也不能用来扇风,仅仅是帝后们权力、地位、和威严的象征而已。

以上所述的这些扇子都是古代王公贵戚、富家子弟的用品,至于普通百姓所用的扇子我们则不得而知。不过,现代百姓们用的扇子我是最熟悉不过的了。

我家是农村,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常见的扇子多是蒲扇(一种叫蒲子的水草的茎晒干压扁后编织而成)、麦秸扇子(用新鲜干燥的麦秸一针一线缝制好,然后扎把而成)、自制硬纸板扇子,还有一种叫芭蕉扇,是用亚热带植物芭蕉成熟后的叶子沿边剪齐,辅一细竹丝,并用丝线缝制而成。

这些扇子虽然制作粗糙简单,每一把扇子却都蕴含着深厚的中华文化的元素。特别是芭蕉扇,因为沾了芭蕉的名气听了会引起人们无尽的遐想。“雨打芭蕉”一语是中国文学中含义隽永,诗意无限的名句。又有“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更给人以诗情画意,含情脉脉的遐思空间。当你手持芭蕉扇扇凉的时候,你是否意识到你手中这把普普通通的扇子浸透着多少中华文化的元素啊!

记得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用硬纸叠了一把折扇,并且用毛笔在上面题了一首流传的顺口溜:“小扇有风,拿在手中,有人来借,不中不中。”那时手拿折扇,看着题诗,默诵几遍,摇扇取凉,心中飘飘然起来,觉得自己真有点“诗人”的味道,现在想来实在幼稚得可笑。

儿时印象最深的是《国语》课本中《我的汗到哪里去了》的一幅图画。一个大腹便便的财主坐在树下的椅子上,旁边的佣人——一个枯瘦如柴的贫苦农民,满头大汗,手拿芭蕉扇正给财主扇凉。财主悠闲自得地问道:“我的汗哪里去了?”课文的内容已经记不得了,只是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