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去怎么得了?十几个清流连续上折,指出皇帝违背祖训,有负天下臣民,隐约还提到前朝天启皇帝做木工耽误朝政的事,望皇帝赶快悬崖勒马,襄阳被占,战事紧迫,万不可被奸人蛊惑云云,拜托内阁递进去,内阁薛国观累的跟牛一样,现在就他一人,其余都在外面,这种奏折皇帝看不看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得赶紧找几个帮手来处理各地公文,否则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他这个首辅真要累趴下了。
果然皇帝只看了两份奏折就把一摞全撂桌上了,连藩王被戮都是昨日黄花了,激不起半点风浪,全然没有愤怒,有的只是不耐烦,朕不是已经下旨让洪承畴去了吗,你们有能耐你们去剿寇去啊,还有户部这阵子不是有钱吗,没发的赶紧发下去,别大小事都要朕来做,天天这档狗屁倒灶的,还让不让朕有个宽心的时候?难得后宫其乐融融,不就襄阳一个城池吗,神兵卫说过,只要耐心等待一段时间,等新军练成,什么流寇建奴,土鸡瓦狗尔!
薛国观很无奈,又很受宠若惊,现在坐在神车里扎扎实实过了一把风驰电掣的感觉,差点一泡尿没憋住尿裤裆里,出来时两腿直打哆嗦,笑得皇帝前仰后合,两千多美女换来的神物能不神奇吗?别说皇帝皇后认为值,就是他这个老头都觉得此生白活了,什么轿子,骏马,能跟这个比吗?真真的仙家法宝,至于百官怨愤,随他去吧,诸佛坐骑坐过没有?老夫坐过,还是皇帝恩赏坐的。
崇祯和高师成两个连襟促膝谈心,终于问起了襄阳失守,今后该怎么办?高师成说襄阳失守主要是各地方官员警惕性不高,缺乏战备意识所致,可严旨要求各地做好防范,现在不比以前没钱没粮,地方大都有些积蓄,可以招募一些良家子弟做好训练,一旦有警即可集结防御,对于阳奉阴违者无需手软,该罢就罢,另外据他们推测来看,此次流寇所以攻占襄阳,是因为西北赈灾初见成效,流寇被坚壁清野搞得寸步难行,生存困难,故有意突破,方向可能是往南,那些地方防御松弛,战备不如北方,又未经过战乱,比较富庶,容易筹集钱粮,担心的是湖北一带左良玉尾大不掉,军纪败坏,已成军阀,不堪大任,可暂时动他不得,当下旨让他固守各地城池,不要浪战,若在失陷几个小县,陛下也不用太担心,只要保住武汉不失就是最大功劳,既然陛下已经下旨让洪大人领兵出征,不妨就让他驻守武汉,相机行动就可以,万不可受朝廷不懂军事的文官蛊惑,轻易冒进,流寇善于围点打援,预设埋伏,官军虽比以前精悍,但小股军队面对全力包围的流寇,还是力有不逮,一旦再有全军覆没的事情,就很难控制住流寇南侵,到时江南被搞得一团乱麻,不好收拾,现在唯一需要的就是时间,只要拖住流寇一年半载,等新军练成,一切就不再是心腹大患了。
一席话,清清楚楚,比那些只知道空谈的文官高远深刻多了,本来内心忧虑的阴霾顷刻瓦解,崇祯真是觉得自己和神兵卫相见恨晚,要是早几年来大明,他也不至于白发丛生,寝食不安,如今拨云见日,一种从未有过的清晰战略呈现在眼前,自己只要按耐住冲动,按部就班,争取到宝贵的时间,中兴大明即唾手可得,至于朝廷议论,那当然束之高阁,就象高卿家所言,文官根本不懂军事安能插手军国大事哉?权当乱风过耳可也,万不可当真,看来朝廷得明确文武分开,或者重开五军都督府?或者再设立一个专门处理军国大事的机构?一种自然革新的念头开始在皇帝脑中形成,这也是几次和神兵交谈后的朦胧感觉。
还有一个念头皇帝没明说,神兵卫送来神车,听说京师到皇庄的官道拓宽修正一新,他想乘车出去看看,百闻不如一见,不光是他有这个念头,几个嫔妃也有出去走走的意思,虽然不敢说出来,但他清楚知道外面传说精彩,总惹得自己后宫眼放精光,得找个机会出去见识一番,当然不会那么明目张胆,那些御史朝臣的眼睛都盯着呢,万一被他们盯上,一定又是沸反盈天,所以崇祯在等待时机,等待一个大家都无话可说的机会。
南京城里神兵卫买下的几个地方早就开始营业,现代米面,各种精盐等稀罕物件出售,并不断收购生丝茶叶等物,南京六部还罩着,无形中冲击了市场,江南本就是个盐商米商布商云集,把持财路的地方,突然杀出个神兵卫来,财大气粗不说,都是这辈子都没见过的好货,价格不贵,引得诸多富户争相购买,车载斗量的,开始以为不过是开张图个亏本赚吆喝,哪知道几十天下来,不但量没见少,反而越出越多,好多富商都感到自己生意锐减,连往日等茶叶生丝上门的商人现在也是门可罗雀,不对头啊,再这样下去,恐怕生计都有困难啊,先是几个富商互相哀叹,接着更多的商户暗中联络,再接着神兵卫把秦淮河几十个美貌头牌全抢了去,连找个心灵安慰的地方都找不着了,怒火被点燃,几十个有头有脸的富商一碰头,觉得不能就这样束手就擒,得撺掇闹事,从哪里入手呢?大明智商最高的不是那些自命清高的官员,而是这些把持着大明财源命脉的无良奸商,他们一合计,只有挑唆书生闹事,把外来人赶走,自己才有活路,于是几个奸商出重金收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