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象升孙传庭等几个大明高官内心都想与士兵一起训练,奈何公务繁多,不可能和士兵一样全勤,于是基地专门为这些大明牛人在两地开设了速成班,主要学习初级物理化学数学天文地理等知识,加上一些基本现代军事指挥知识,平时用不着和大头兵那样天天出操,隔个几天才会进行队列行进等训练,这里面包括一大帮子,武将有张之极周遇吉黄得功吴三桂曹变蛟等,文官史可法杨嗣昌杨廷麟瞿式耜等,太监曹化淳高企潜杜勋等,几乎所有名单上的都在,对他们要求不高,能学进去多少算多少,按自己身体状况,能参加军事训练则参加,不能参加也不强迫,一切看自愿,这样宽松是考虑到他们当中很多人年岁大了,吃不消现代严格的军事训练,只要他们能或多或少掌握一些现代知识,不至于两眼一抹黑就很好了,关键的着眼处在年轻人身上,只要年轻人能接受,能理解现代知识,那么大明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阎应元以优异成绩通过考核,那是硬撑的,回到家就连躺了几天,古人营养不良,身体素质再强都不能和现代人比,劳累是必然的,等到第四天身体恢复过来,他妹妹进来说知府衙门来人找了他三次,说是府台杨大人请他去,阎应元忙说为何前两日不叫他起来?怕是要误了新军点卯,妹妹很委屈,说看你劳累成这个样子,不忍心打扰你修养,连府台大人也关照说等你恢复了再去不迟,阎应元这才梳洗一番,随便吃了些饭食,三步并作两步赶往知府衙门。
杨廷麟早就等待着阎应元的到来,那一日几乎和卢象升不相伯仲的表现,所有人都看到了,卢象升杨嗣昌高启潜陈新甲都是每日一奏章,当天的情况马上摆到了皇帝的案头,朝廷大量狗屁倒灶的事崇祯可以不管,天津的一举一动则必须关注,第一时间就知道了大明出了个牛人,差点超过了平辽伯,据神兵说这个牛人的成绩已经超过了吴三桂周遇吉他们,甚至比曹变蛟还略胜一筹,卢象升的奏折上清楚地说道,这个阎应元是神兵百余人名单中一位,崇祯拿出袖中的名单,仔细查找,果然名列其中,那就没错了,八成将来是我大明干城,稍稍考虑了一下,就命司礼监拟旨,直接提升这个阎应元为四品游击,旁边的王承恩感觉未立寸功一下子不宜提得如此高,不妨暂定低一些,等他学成立功再行赏也不迟,崇祯一听也对,虽然这次考核优异,不等于以后一直优异,等他再有表现的时候提高更好些,于是把原定的游击改为六品守备,要他跟着卢象升曹变蛟他们好好历练,为国尽忠,这次没有通过内阁,崇祯嫌烦,直接下了中旨,王承恩明白,从皇帝日益对朝廷百官的厌恶态度来看,皇帝内心已经不再倚重朝臣了,可以说一多半的心思都在天津,这说明年轻的皇帝有了自己明确的看法,开始懂得如何治理国家,如何分清轻重缓急了,这是好事,作为从小服侍这位没经过系统帝王训练的皇帝老人,一有事他比这位皇帝还揪心,又不能太过表露,很多事只能埋在心里,现在皇帝真正能明白孰对孰错,他比任何人都高兴,就像自己孩子终于成长起来一样,可以减轻多少他们这些做奴才的压力啊。
几个衙役客客气气把阎应元接入知府衙门,杨廷麟即刻从怀里掏出圣旨,“阎应元接旨,皇帝诏曰,顺天府生员阎应元,毅然投军,报效朝廷,成绩优异,特旨加封阎应元为天津守备衔,望勤于王事,忠心报国~~~钦此!”跪在地上的阎应元被突如其来的好运给整蒙了,自己没做啥,没立过什么功劳啊,就是报名参加新军,怎么就一下子成了大明六品武官了?祖坟冒青烟了?杨廷麟不管那么多,搀扶起跪地上愣怔的阎应元,高声恭喜他,并说这是皇帝亲自下的旨意,望壮士以后为朝廷再立新功云云,旁边众多衙役都羡慕的地看着新晋六品武官,人家什么也没做,就是校场上跑的比别人快,一下子草鸡变凤凰,成了皇帝亲封守备,什么叫时来运转,活生生摆在眼前呢。
阎应元自己糊里糊涂,拿出浑身力气跑了个二十里地,回家休息了几天,一下子天上掉下顶这么大帽子,是不是谁搞错了?把他和别人搞混了?他不解地望着天津父母官,杨廷麟知道他有疑惑,笑眯眯地说神兵卫十余万人的选拔赛,他阎应元名列第二,仅次于当朝平辽伯卢象升大人,足见壮士身手不凡,今由卢大人杨大人等举荐,皇上隆恩,特赐你守备衔,望壮士勿忘朝廷器重,诸位大人的栽培,说着就叫下人奉上告身补服官帽印信等物,并拿出纹银百两,说是天津府的一点心意,望阎守备好生安顿好家眷,全心投入新军训练,皇上卢大人等都看着呢,阎应元皇帝的圣旨不理解也得接下,可这钱财不敢拿,说知府大人的好意心领了,只是无功不受禄,还请府台大人收回,杨廷麟说这不是他的意思,而是卢大人杨大人的意思,念守备大人远来清苦,家中有老母需赡养,特意关照安顿好的,也好让你全身心进入新军历练,并非故意笼络,这事也是经过皇上首肯的,阎大人无需推辞,只需念着天恩浩荡即可。阎应元扑通一下又跪下了,对着北方涕泪交流,高呼万岁,阎应元此生必鞠躬尽瘁报答皇上的大恩大德,也代年迈母亲和未出嫁的妹妹叩谢天恩。
骑着骏马还未回到家的阎应元,远远就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