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微很快就跟着李大人来到京城, 一路前赴皇宫。
宣政殿内,皇帝见了太子唯一留下的女儿之后,悲喜交加, 几度要哭晕过去。
第二日一早, 皇帝就昭告天下, 言明知微身份。
自此,知微成为了皇太孙女,也成为了东宫的主人。
李大学士说过,皇上身体不好, 希望知微能够早些回到京城同他团聚。
但当知微真正见到这个精神抖擞的皇祖父才知道, 这个“身体不好”只是因为上了年纪, 身子不比年轻时候硬朗,但绝对没有大学士说得那样夸张。
知微早起请安的时候, 也看到太医过来诊平安脉, 说是皇祖父再健康活到曾孙娶亲生子问题不大。
这么算来, 至少二三十年的寿数。
知微家里就是从医的, 对于这个行业相对比较了解, 自然也知道大夫平日里说话的路数, 什么时候是真的,什么时候是为了让病人安心。
太医说话看起来十分确信,而且带着几分轻快神色, 兼具了开玩笑和真诚两个方面的色彩, 想来这说法就是真的。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 皇上听了太医的说法之后, 看着桌角堆着的厚厚一沓奏折, 脸色竟然有一瞬间不太好。
知微也有些不太明白对方为何会如此, 但想到别人对着皇帝都会说“万岁万万岁”, 也许二三十年听起来并不能让人那么愉悦。
知微也希望皇帝能够长寿久安,毕竟自己如今血脉上最亲近的亲人只有他。
可能血缘关系带有天生的亲近之感,知微几乎在见面的一刹那,就将他当做了自己的亲人。
东宫已经修缮一新,皇帝很明显提前打听过了知微的喜好,又请多方懂行之人参与到其中来,布置得很合她的心意。
很快宫人们就发现,这位刚刚从边陲小镇归来京中的皇太孙女,的确很不简单。
明明从前只是在小镇上生活的姑娘,对于宫中之事大都从未见过,也不甚了解,但不论什么时候面对着什么新鲜事物或突发状况,都是镇定自如,淡定从容。
这样的女子作为如今东宫的主人,一看就是配得起也用得起东宫一切的,丝毫不会让人觉得小镇来的没见过世面。
皇帝对知微的一切都十分重视,不光生活安排衣食住行要跟上,教育上也是如此。
在皇帝的授意下,上书房很快给知微排好了课表并安排好了先生。
在从前宫里的上书房里,皇室宗亲家较为优秀的孩子们都进入宫中上课,和皇子公主们一起学习。
但是后来太子一家身陨后,皇帝大病一场,为了照顾他的情绪怕他伤心,那些皇家子弟就迁到了宫外的官学。
一开始的时候,皇帝也没注意到这些,只是把知微给安排了过去。
结果知微上完第一天的课就觉得不对。
她从前在长夏镇的时候也上过私塾,知道这种学堂当中,一般都是由一个先生带几个学生,但是像这样一个学生对着一堆先生,还都是名家大儒的,当真是第一次见。
当天晚上,皇帝拉着知微共进晚餐之时,知微就委婉提及了此事。
她初来乍到宫中,原本心中就有些没底,如今去了书房,这么多先生都只盯着她一个的功课,实在是叫她很是有些亚力山大。
皇帝听了以后,觉得自己的小孙女说得很有道理,便当即吩咐了上书房为首的那位先生,也就是那天担任钦差将知微接回宫中的李大人,去接皇族当中几个看得上眼的孩子过来,陪着知微一起上课读书。
之前对东宫和知微不利的皇族都已经被肃清,如今进来的几个都是捧着一颗红心想着皇帝和小太孙女的宗室郎君。
这些人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家庭成员大都相当复杂,从小看多了人情冷暖,也一早就学会了察言观色。
这些年轻的小公子大都道行高深,对一个人好起来可以完全做到不动声色,润物细无声,知微和小伙伴们一起上课的第二日,立马感受到了如春风般的温暖。
知微在这样美好的氛围当中上过几天的课程后,又觉出了一些新的不对。
来这边上课的所有人都是小郎君,竟然没有一位小娘子。
虽然这些小郎君为人不错,从未跟她发生过什么冲突,也大都比较容易相处。
但这事细想起来却不是那么回事儿。
有很多话题若是只跟男孩子分享,他们只会说“好看”,“不错”,“很好吃”之类的话语,根本体会不到其中精髓。
于是知微又在跟皇帝共同进膳时,委婉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她觉得这边上书房都是男孩子太单调了,希望也能有几个女孩子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皇帝也在这时候突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以前的时候东宫的主人都是男子,进宫学习的也都是宗室里面的男孩子。
但是现在东宫的主人已经变成了知微,的确也不能延续之前的老旧思想,应该让上书房尽快适应她这个东宫之主,而非让她去适应这个宫城。
于是皇帝大手一挥,又接了几位品行良好姿容出色的宗室女进来,同时又从大臣家中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