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勒,缅甸第二大城市,位于缅甸中部偏北的内陆。
自仰光至密支那的铁路和公路均在此经过,为缅甸中部物资集散地,和内地最大的交通运输中心。
殖民者英国老驱使缅甸人,为总督修建的富丽堂皇的府邸,眼下成了新占领者日军的指挥所。
日军第五十六师团目前就尚在此处。
不过看府邸内外军士收拾行李的模样,他们像是要开拔了。
“一个曼德勒会战,中英联军二十五万才挡了我们十八天。小小的金矿机场,两千多人就阻挡了我大军六天,现在才打通。
不知道是敌人太强了,还是我们的某些前线指挥官脑子里进水了。”
一位正在整理文件的中左参谋,阴阳怪气地感慨道。
上司参谋长撇了他一眼,琢磨过味来轻笑了一声,参谋确实说的毫无问题。
月前发生在此地的曼德勒会战还历历在目。
华夏远征军方面三个整军第五、第六和第六十六军,英国方面五个整师,共计二十五万人的优势兵力与日军决战。
华夏人不是不愿意打仗,而是必须在保存实力和有把握的前提下与敌决战。
有条着名的军事原则,叫做“避实就虚,与逸待劳”。
联军查明进入缅甸的日军共有四个师团,近十万人,从东西路长驱直入。
如果以盟军优势兵力勐攻其中一路,几乎有五倍兵力优势,大获全胜是有把握的。
曼德勒地势居高临下,背靠滇缅公路,进可以出击,退可以就地防御。
委员长选择曼德勒作为会战的理想战场,确实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也不怕英国老捣什么鬼。
曼德勒大会战的计划同样迅速得到英国盟军的认可。
在英国人看来,缅甸迟早要丢给日本人。
只要华夏人肯打仗,愿意把日本人的注意力吸引开去,那么无论什么样的战略、计划、方桉、方针他们统统都赞成。
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将部队安全地从容不迫地撤退到印度去。
同盟国之间这种不牢靠的战斗友谊,无疑将断送这场匆匆拼凑起来得的大会战。
相反,日军筹谋已久。
第十五军司令官饭田祥二郎中将,这个只爱宝刀不爱美人的将军,早把目光放到了东线。
他从空中侦察得知,东线远征军第六军散布在五百公里长的防线上,到处都是空隙。
他可不想在曼德勒把华夏远征军打垮。
他要大范围大纵深从东线穿插,断绝远征军退路,一口把远征军这支华夏最精锐的部队吞下,再乘势打进华夏,打到重庆。
在双方统帅的斗智上,日本人更胜一筹。
当远征军各部向曼德勒陆续集中时,日军第五十五师团已悄悄向东移动,目标正是远征军最薄弱的东线。
第五十五师团经乐可、雷列姆奔袭腊戍,切断远征军回国的退路,尔后向怒江推进。
战略不可谓不明确。
手下的参谋为何举这么个例子?
在曼德勒,六万对二十五万打赢了,可见他们第五十六师团的战斗力不差。
在金矿机场,师团前后投入作战力量近万人,步兵炮兵和空军都损失惨重,用来对付的不过是区区两千人。
单看对比的战报数据,负责指挥的军官何止是脑子进水。
都要怀疑是不是敌人派来的间谍,故意派手下送死。
只有更细致的了解战场细节才知道,两次面对的敌人,虽说都是华夏的远征军,但是两者的差异,比白人黑人的肤色差异都大。
完全不能视为同样的部队。
作战能力天差地别,失败不是不能理解。
那参谋的诋毁,只是因为他向来看不起竹内连山。觉得那个学土木工程的家伙,应该去盖房子,不配当一个军人。
“把手上的工作都停下来吧。”
一位个子不高,头发花白的将官走进来,兴致不高的吩咐道。
他便是中将师团长渡边匹夫,整个师团的主心骨。
屋里的所有人都愣住了,难道上面又有新的命令了吗?
参谋长向前询问,渡边匹夫把一份电报给了他,颓然的向内走去。
中将阁下实在是心力憔悴,浑身上下的力气都彷佛被抽走了。
电报是竹内联队发来的,参谋长看完电报上的消息,瞪大了眼睛满脸的震惊:“这不可能,怎么会这样?!”
“到底怎么样了?”
参谋们纷纷好奇地围上来询问。
拿到电报一个个传阅过后,又全部都沉默了。
敌人突然得到增援,十拿九稳的进攻失败,六架轰炸机击落,炮兵大队损失殆尽,遭到不断炮击总伤亡人数增加近千,滇缅公路再次被封锁。
一桩桩一件件令人目不暇接。
所有人都沉默不语,心思百转千回,他们忽然理解了师团长为何是那副憔悴的样子。
不是假消息的话,情况可就太糟了。
“你们有谁听过,螺旋桨是在飞机上方的飞行器?”
“飞机除了扔航空炸弹,小口径的机炮,还能有大口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