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还在说话,总务主任上来了,带了两个年轻的男教师,他们都不认识,是新分配来的,鸠占鹊巢,童真真再也回不去了,张诚鼎为此有些失落。
见了两个男老师望过来,他悄悄地把额头擦了擦,估计没有血了,就把手帕收下来,小心兮兮的收到口袋里。
拿书以后,跟着童真真进了冯有珍家,昨晚上天黑,没看清楚。现在看起来,虽然简朴,但是很干净,比自己家里还大一点,多出了一间屋子。到底开汽车是个好职业,比在工厂上班机动,还能捞到外快,幸亏自己有自知之明,没有贸然追求冯有珍,当然,从过日子方面来说,冯有珍更宜室宜家,今生还是不要做这个梦吧。
趁冯有珍到厨房端菜的时候,他把几本书抽出来,将那一本《远离莫斯科的地方》给童真真,被冯有珍看见了,也要,说反正现在不用学习,也没有事情做,看书消磨时间也好。张诚鼎就抽出一本《基督山伯爵》给她,说对于不喜欢看小说的人来说,如果这本书还引不起兴趣,别的书也不用看了。
童真真就叫他不要走,三个人在一起吃饭,经过了三年多时间相处,以后再坐在一张桌子上,可能很少有机会。张诚鼎想想也是的,百年修得同船渡,在同一个屋檐下,经过那么多日子,居然没有吵架,也没有脸红,实在是难得。
后来也想到这样的问题。别的地方不一样,少男少女,情窦初开,又是住在一起,难免日久生情,摩擦起火,所以有相互之间谈恋爱的,有与当地人结婚的,也有与外地人结婚的,但是这个地方不一样。
两个男生,两个女生,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对外面很有欺骗性,以为是在学校就有恋情的。其实一对也没有。所谓相恋,应该双方都有意思。但是这里不一样,只有剃头挑子一头热。当事者,心知肚明,他这个旁观者也看得更清楚。
夏永山看上了童真真,但是童真真无动于衷;冯有珍看上了夏永山,但夏永山心有另属;不仅关系微妙,而且都没有挑破。这有几方面的原因:一个方面,这几个人都不是泛泛之辈,各有优势,心高气盛,世俗的东西比较少;另一方面,都已经到大学门口了,突然停止前进,都盼望着还有冲进大门的那一天;还有一方面,读了12年的书,有文化,有知识,有理想,有抱负,有克制能力,先立业,后成家,这起码的理智,不能说让他们心止如水,最起码不那么浅薄,不那么浮躁。
在陆陆续续的下放同时,也有陆陆续续的招工,大学开始招生更有诱惑力,虽然嘴上说的好听,但谁也不甘心重蹈覆辙,祖祖辈辈脸朝黄土背朝天,原始的劳作不需要知识文化的积累,包括他这个回城不抱希望的人,有了摆脱贫困的希望,都要追求另一种生活方式。
两个女生都叫他大懒,真正的重体力劳动,还都是他干呢。比如挑水、买粮食、翻地,他都无怨无悔。但是平常烧菜做饭洗衣服,他能偷懒就偷懒,一个女生斯文,一个女生大度,哪怕他吃得多一点,做事少一点,也不和他计较。
下放以后住在,一肚子故事,说话风趣幽默,随便讲几句,引得两个女同学都很开心。
如果说,他对两个女生没有心思,那真是昧着良心说话。一个是细眉俊眼,小巧玲珑,实实在在的水乡女儿;一个浓眉大眼,五大三粗,像是东北姑娘,都是班上的美女,成绩都很优秀,家境也比他好,从哪一方面相比,他都自愧不如。索性就沉迷在小说之中。
哪怕是兄弟姐妹一场,也相处出感情。就是没有任何结果,就是将来曲终人散,能多在一起相互看看,也是一种美好的享受。想到回农村里,一个人度过三个月的时间,然后,就要和冯有珍不知道要住多长时间。两个姑娘提出来,让张诚鼎的大妹妹也下放到那里,这是一个绝好的办法。
在广溪那个地方,妹妹是逃出来的,再也没有做回去的打算,家人还在为她担惊受怕,一时间也没有别的出路,如果能够到自己一个地方,不仅民风淳朴,也没有发现什么违法乱纪的事情,有哥哥罩着,兄妹两个互相都有照应。
首先是顶替童真真,与冯有珍同住一张床,只要带一床被子就行了。再带上换洗衣服,毛巾牙刷,别的生活用品也省了。
张诚鼎个子不大心大,当天晚上回到家里,两个妹妹都把头伸出来,从阁楼上招呼了他。没有仔细想,也没有来得及问,大妹妹怎么会在家里呢?写信不是多难的事情,但是一张邮票可以买一斤米了,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大家都不写信。
女儿已经遇到这样的倒霉事,一时间又没办法解决,告诉儿子有什么用?果然如此,从母亲得知张诚盈遇到了麻烦,虽然还没有最不堪的事情发生,但现在后退无路了。家中唯一的儿子已经成年,应该为家庭分忧解难。两个女生的提醒,就像是黑暗中的一点星光,虽然并不很明亮,但是有了希望。如果妹妹能够迁移到自己那里,减少家庭的负担,让家人放心,让妹妹安心,就是将来有回城的机会,兄妹两个总有一个可以。这样一举几得,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实现。
夏永山跟他关系不错,是因为两个人都喜欢说,一个是喜欢讲大道理,一个喜欢各种各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