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找到门路啊?这个电影可吃香了,现在开始放消息,肯定是许多角色都定好了,留下的都不是太好的。”
“是,我和经纪人的意思是等试镜公告出来就去投简历,再走面试程序,如果能有幸入选就是缘分。”
“你们倒是看得挺开的,我跟宗杭也说了这件事,他跟你一样打算等九月份的选角。那行吧,你们都好好努力。”
“谢谢郑导。”
很快九月份到来了。
延缓下映的《莫罗之眼》最终以7.4亿的票房收官,若是不考虑其他因素,所有票房收入在交特别营业税和电影专项资金之后的可分账票房还要被电影院线提留一半左右,剩下的还要支付发行费用,制片方能拿到的票房回款不到2.5亿。再看电影的六亿投资——
血扑。
因此大投资的制作就是一次豪赌,赌赢了收回成本大赚一笔,赌输了……就全盘皆输。
《莫罗之眼》,从开拍就大肆宣传,从二零一六年到二零一七年,被业内普遍看好的暑假档大片,就这么惨遭滑铁卢,失落收官。李藏墨导演的能力第一次遭受质疑,有毒舌网友称他“英雄迟暮”“江郎才尽”,也有影评人用专业语言深度剖析这一部意外跌落的电影,称其为“快餐电影最后的哀歌”,“无创新无电影”,有理有据令人信服。但也有李藏墨导演的资深影迷用自己多年的观影经验素养为李藏墨辩护,说:“李藏墨导演宝刀不老,变的是市场。你们看习惯了好莱坞大片,不能拿好莱坞的标准来评价李导的新片,以国情来说,《莫罗之眼》是中国商业动作片的巅峰了。”这类说法也人赞同有人否定。
一个电影的成败有许多方面的原因,剧本、特效、演出水平导演水平或者剪辑效果等等。有的电影是由知名导演导演,那么这个导演就有最大的责任,有的电影是由知名演员主演,那么他就肩负着票房的责任,所拿的高片酬除了他的表演应得的成本之外,其他的便是溢出价值,这部分溢出价值就是片方看在他的票房号召力才给出的,如果没有达到预期,扛票房的主演责任便最大。
毫无疑问,《莫罗之眼》的责任就在李藏墨和影帝郑翊松的身上。因此,李藏墨饱受质疑的同时,郑翊松也遭受许多压力。
樊骏理看着网上动态总觉得心惊。
现在网络发达,网友们发言方式便捷,几秒之间就能刷出上万条网友评论。流量大的好处是娱乐圈新人比以前更加容易出头了,坏处是什么事都能全网放送,心理素质低一点的都扛不住。
可谁知道《莫罗之眼》会得来这样的结局呢?明明在听到这个电影立项的时候,多少人闻风而动希望能得到一个角色?当时的樊骏理也是如此,后来因缘际会之下从武去试镜,然后得到了男四号,那时候他和从武都为此而欣喜。
当时的《莫罗之眼》是大饼,只是不到最后一刻谁都猜不到结局。
樊骏理很是感慨。最开始的时候千挑万选,看得千好万好的资源,经过一系列的拍摄制作宣传,再通过市场的洗礼,真的无法预测结果。
“也要看运气啊。”樊骏理抽了一口烟,冷静地把瑞和和广云亭的简历以工作室的名义投递到《1949》剧组。
此时的他心态已经平和很多,就像从武说的:努力去争取,争取得到后尽力去拍,拍完之后尽量配合宣传,别的要想那么多做什么?都是无用功。
建国七十周年的献礼大片《1949》于九月一号正式成立官博,同一时刻对外发布演员招募公告,称将会于九月十号在世纪影视公司大楼第十八层举办试镜会,让有意向的演员朋友先投放电子简历,届时将会通知通过简历初选的演员前往试镜。
“发送成功了。”
听樊骏理这么说,坐在桌子对面的瑞和笑道:“那就等结果吧。”
“嗯。”
桌上的手机忽然亮起,瑞和提醒他:“你的手机有来电。”
“是我妈。”樊骏理赶紧接通,“喂妈,是不是阿珍要生了?”
瑞和竖起耳朵。珍姐的预产期是八月三十号,已经晚了两天了。
“生了!你大闺女七斤二两!母女平安!”樊妈妈的声音很大,大到瑞和也听见了,他不自觉露出笑意,樊骏理却已经蹦起来,瑞和发誓他看到樊骏理的眼睛在这一刻在发光。
他看向窗外,阳光正好。
“走!我也要去看看我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