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事情已经定下了,徐宁就开始着手做了,虽然当时蔡老爷说他九月初才会离开香山镇,但徐宁打算在八月结束之前就把他开出的问题解决并且将豆腐送过去,毕竟这种关键的事情还是赶早不赶迟,万一蔡老爷九月初一就离开,那她做的这些事情就全白费了。
等徐景他们探路回来之前,徐宁便先将豆子泡起来准备,打算明天就做一笼豆腐试试,除了打算销往香山镇之外,徐三旺家的摊子的菜,徐宁也准备加上豆腐,当然这并不增加菜的价格,主要是为了让村里人接受和熟悉豆腐的味道,这样以后让他们拿豆子直接换豆腐时也都愿意些,要不先让他们尝个味道,谁会拿粮食换一个听都没听说过的吃食呢?
纵然香山镇的酒楼是大头,但周围几个村子累加起来也会是一笔不少的收入,更何况这些地方能提供源源不断的原料豆子呢,徐宁自然不会放弃,另外还有盐卤,这些日子一来徐二林也没有放下自己这门生意,他苦思冥想好几天,还真被他想到能加快速度的法子。
现在制约他提纯的障碍主要是没有足够的容器,原本家里的碗盆就没有那么多,之前徐宁婶婶钱氏来找他们麻烦的时候还摔了一些,陶瓷的碗可不便宜,更何况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地方买,后来有一次他看见有人用竹筒装水,于是他顿时也有了灵感,他去山上砍了些粗壮的竹子,裁成约跟家里用的长条凳子差不多的长度,再对半劈开,便有了两片绝好的装盛容器,如此多砍些竹子排在一起,再将两端都固定住,这样一次就能做许多盐水,而且按徐宁教的法子提纯,也不用人做多的事,现在过了中秋天气比之前凉快了些,更好控制温度,便让它放着不用管,只要每天固定时间将结晶的盐粒捞出来,将捞过一次的盐水都舀在一起,空出来的再装新化的浓盐水,如此循环往复,再将混合后又提取了一次净盐之后剩下的盐水收集起来交给徐宁,便成了徐宁做豆腐必须的盐卤水。
徐宁收到后会将水分再晒一晒,这个时候就不用再控制温度,晒起来自然快很多,现在她已经有了一小罐盐卤的粒子。
如今万事具备,徐宁便一项一项地做下去,老驴头当晚和徐景父子走了一趟,综合几人的经验定下了最近的一条路,虽然其中有一条山路陡峭些,但驴子走起来是没有问题的,不过让徐二林歇脚的地方还没有找到,按徐宁的意思是最后半个时辰左右的路程让徐二林来走,这样能让驴子歇一歇,徐二林起身的时候天也已经亮了,出门也可以放心些,只是按他们走的这个路线,那是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根本没办法凭空找出一个可以供人容身休息的屋子来,徐景打算天亮的时候再走一趟,这件事情最好能在农忙真正来临前定下来,不然他在家收着粮食也不安心。
而徐宁这边,倪氏定下来之后第二天孙氏便来学了,正好徐宁早上的时候让老驴头牵着驴子将豆子磨好了,而石磨自然也搬到了老驴头现在住的地方,徐宁给驴子安排的任务只有两个,一就是借用驴子的脚程将豆腐送到小镇上,另外一个就是来磨豆子,总不能放着这个出生不用,还用人来拉吧?总之孙氏来的时候徐宁已经将豆腐做好了,她另外准备了两个大些的竹编篮子来当装豆腐的模具,纱布也换了大的,做出来的豆腐跟在现代的不一样,整个还是圆形的,也更厚些,不过性状是次要的,好吃就可以了,徐宁便就着豆腐,教孙氏煮了两锅汤。
汤想要鲜美,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物质就是氨基酸,现代的很多提鲜的调料里的主要成分大多都是氨基酸盐,想要在没有这些调味料的古代里调出鲜美的味道,就是要想办法去提取在天然食材中的氨基酸,若是生活在海边,取一些昆布煮汤,汤的味道便会变得鲜美,而除了昆布之外,其他还有各种蘑菇和酱豆酱油之类,都含有一定的氨基酸,添加到菜肴当中都能给人带来鲜美的味觉享受。
而徐宁则是选择了鱼。
鱼羊鲜,鱼的味道自然也是十分鲜美的,因着有徐宁教给徐景捕鱼笼的方法,在村子里想要得到鱼还是十分容易的,而且作为调味用,一大锅的汤里面也用不上多少鱼,成本还是可控的。
便是用便宜的小杂鱼也好,将苦腥的内脏去除后,在火上或者锅里烤得酥脆,用锅铲轻轻一压便能将鱼压地粉碎,再往里面冲大量开水进去,再只要用些盐,将豆腐煮进去,等要吃的时候将野菜或蔬菜的碎末再放进去,用面粉糊勾一点点的薄芡,一道味道鲜美的野菜或者蔬菜汤就做好了,这种做法整锅汤用不到半斤鱼,但做出来的汤却鲜美得让人想要连舌头一起吞下肚去,哪里像是能用一文钱换三碗的便宜货?
这汤做好,孙氏尝了一口,当下便激动得要落下泪来,有这样的好汤,哪里会愁后面的生意不好做?
另外肉汤里也加了两勺最初的鱼汤调味,另外就是放半只鸡或者鸭,剁块之后用猪油炒一炒,再冲大量开水进去,切一些之前熏制的腊肉腊肠片儿,整锅汤便肉香味十足,和之前用猪骨和香料熬出来的汤不同,汤里带着一些腊味特有的风味,但同样也是十分美味的一锅肉汤,徐宁和孙氏也都试验了,这种做法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