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来到十一月八日,从一大早起,院子里就热闹开来,邻居们见到德成纷纷给他道喜。
德成给大家深深鞠了一躬,“各位街坊邻居,今天是我的大日子,有劳大家伙儿了,我在这里先给大家道个谢。”
杨明贵摆摆手,“余老师,你就别跟我们客气了。你这婚事是大家搬来后的第一桩喜事,值得好好置办。你放心,今天我们大家都会尽力的,大家说是不是?”
众人都哄笑着喊道:“是!”
院儿里的人在杨明贵的安排下都分了工,大部分男的在院中摆放桌子、凳子,不够的还得到隔壁院儿去借。剩下的由任重远带着去大门口贴大红喜字。女人们都去厨房帮忙,所有的灶台都开了火,开始整治德成这两天买好的食材。又留了两个年轻媳妇儿帮忙收拾新房。
不一会儿功夫,院子里就摆好了十几张有圆有方的桌子,桌子上摆好了瓜子、花生、糖果。
靠墙角也放了一张条桌,上面摆着各家借出的茶杯和装满开水的暖水瓶,就等客人来了泡茶。
杨明贵对德成说:“余老师,你该去接新媳妇了,这里有我负责接待客人,你放心去吧,时候不早了。”
德成谢过杨明贵,穿着一身崭新的藏青色中山装和小封匆匆出门。冬日的大街上,清晨的街上行人很少,德成和小封快步走在大街上,额头冒出密密的汗珠。
快到公安局门口,远远就看见有一群人围站在路边。曾明抬头看见德成,忙向他招手,德成和小封赶紧跑了过去。
曾明总共借到了十来辆自行车,整整齐齐地停在马路边上,车龙头上都用红绸布扎了一朵大红花。德成望了望四周,林冲、韩老六带着几个熟悉的同事早就在这里等着了。人群中有一个并不是德成他们车行的,但这人德成认识,是曾明的同事,叫李德生。
德成感激地握了握李德生的手,“谢谢啊,麻烦你了。”
李德生笑了笑。“我就是个凑数的,曾队长说人不够,让我跟着跑一趟。”
曾明抬腕看了下手表,“德成,准备出发,时间不早了。”
一群人骑上车浩浩荡荡地往新南门方向去了。
玉梅坐在小兰家的屋子里,小兰家还住在棚户区,不过条件比以前稍好了些,多了一间房,屋里还装了窗户,亮堂了不少。据说政府不久后要把这片棚户区拆除,居民搬到别处安置。这片棚户区是个老大难问题,都是些乱搭乱建的木棚或竹棚,极易着火,每年都要引发好几起火灾事故。另外就是夏天遇到雨季,低洼地带也容易积水造成房屋的倒塌。所以政府也是痛下决心要改变棚户区现状。
至于为什么玉梅会在小兰家等着迎亲的队伍。确实不可能去庵里接亲,那岂不是整成笑话了。玉梅和姐姐商量一番,决定把接亲的地点放在小兰家。孟奶奶倒是极为情愿,顺势提出让玉梅做她的干孙女,玉梅也觉得这是件好事,给孟奶奶磕头后改了口叫奶奶。
玉梅此刻心里很激动,坐在屋里,紧握的双手微微有些颤抖。今天自己就要嫁人了,就要和心爱的人拥有自己的家了。她憧憬着自己未来的幸福生活,这能不让她激动吗?
孟奶奶从怀里取出一副鸳鸯戏水的刺绣,拿在眼前看了一会,递到玉梅的手中,“这是我年轻时刚结婚时绣的,陪我这么多年了,再苦的时候都没舍得卖,今天你结婚,就送给你了。”
玉梅忙推说;“奶奶,这么珍贵的东西我怎么能要呢,您收好了,将来留给小兰。”
孟奶奶张着缺牙的嘴笑了,“我不能让你白叫一声奶奶,这是我给你的陪嫁。小兰的我自然给她备着呢,不用你操心。拿着,这是奶奶的一份心意。”
玉梅突然有些感动,想起了从未见面的妈妈,眼角有些润湿。她拿了刺绣,抱着孟奶奶喊了一声;“奶奶!”突然间泪如雨下,哭了出来。孟奶奶拍着她的背安慰道:“别哭了,今天是你的大喜日子,应该高兴啊。”说着,说着,孟奶奶声音也有些更咽了。
“来了!来了!”一直在街口望风的小兰飞奔而来,“玉梅姐,余大哥他们到了。”玉梅赶紧坐下来,用手帕仔细擦干眼泪,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着。
跟着小兰进来的德成冲孟奶奶鞠了一躬,“奶奶,我把玉梅接走了。”
孟奶奶含着眼泪挥挥手,“走吧,以后好好对玉梅,你要是对不起玉梅,奶奶可饶不了你。”
德成笑着说:“放心吧奶奶,我会对玉梅好的。”
玉梅跟着德成走出小屋,孟奶奶扶着门框看着他们远去,想起了自己的儿子和媳妇,不禁失声痛哭起来。
德成搭着玉梅骑在前面,后面跟着一队自行车呼啦啦地往新郎家而去,一路打着车铃,持续不断的清脆的铃声响彻大街,引来路人羡慕的目光。
今天老天爷都给了面子,此时太阳出来了,和煦的阳光照在每个人身上,充满了温暖的味道。
到了将军街五十一号大院门口,杨明贵正在招呼客人。任重远眼尖,远远就瞧见了德成他们过来了,立刻冲院里喊道:“新郎新娘到了!”
院里早到的宾客们一起站起身来,望向门外,德成和玉梅一起出现在大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