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七嘴八舌的安慰,终于让程华安走出了悲伤的情绪。
大家也默契的将话题转移到他的平时的工作,不再提及他的家庭。
下午五点半。
头顶的日头已不复中午的毒辣,从南边吹过来的带着海腥味的风,也让人感觉凉爽了不少。
“老爷子,带我们去您的玉米地参观一下吧。”唐赫鸣提议道。
程华安笑道:“中。”
戴上袖套、面罩、遮阳帽,全副武装的一群人出发了。
路上。
唐赫鸣似乎特别害怕被太阳晒到,明明穿着防晒套装,却还是躲着太阳走。
有墙根就溜墙根,有树荫就躲树荫。
大家都在前面走,就他一个吊在后面,站在阴影处左顾右盼,寻到下一处阴影,他再一猫腰,快速跑过去,然后重复这个过程。
队伍里突然少了一只哈士奇,大家都感觉有些怪怪的。
“怎么不见小唐呢?”张梓悦问道。
一直和她斗嘴的人突然不说话了,她还有些不习惯。
她这一问,其他人也反应过来,对啊,唐赫鸣去哪了?
余红道:“出门的时候,我还看到他了。”
“掉队了吗?”
杨明晖左右打量一圈,除了自己这帮人,就是随行的工作人员,确实没有唐赫鸣的身影。
张梓悦道:“他就在后面。”
一群人朝身后看去,然后就看到了小偷似的唐赫鸣。
“唐老师,玉米是老爷子的科研成果,不能偷的!”张梓悦冲他喊道。
“我没想偷玉米!”
那边,唐赫鸣“气急败坏”地回复。
余红补刀:“偷地雷也不行!”
“哈哈。”
连程华安都被逗笑了。
他那架势,鬼鬼祟祟确实像偷地雷的。
等到他追上大部队,任铭问道:“唐老师,你在后面干嘛呢?”
唐赫鸣臭美道:“我躲太阳呢,作为央视偶像组合的一员,脸不能晒伤啊,像我这样的偶像派,还要靠脸吃饭呢。”
他臭不要脸的样子,再次激发众人的吐槽欲。
余红道:“你确实靠脸吃饭,不过不是颜值,而是厚脸皮。”
杨明晖一脸严肃,“准备药检。”
张梓悦道:“不用检查,他这样肯定是药吃多了。”
看着因为他们的斗嘴,而一脸乐呵呵的程华安,任铭心很累。
当着老爷子的面呢,咱能不能注意点自己的形象,那些话,是央视主持人该说的吗?
“老爷子,让您见笑了。”
程华安笑道:“热热闹闹,挺好的。”
每天一觉醒来,除了玉米还是玉米,这种一群人一起热闹说笑,快乐得像小学生春游的场景,他很久没经历过了。
一群人说说笑笑地来到玉米地。
在程华安的讲解下,一群没下过地的主持人这才注意到,原来这些表面上看上去都差不多的玉米,竟分为好几个不同的品种。
有高产的,有抗倒伏的,有抗病虫害的,有水分低的,有人吃的,有饲用的等等。
而程华安这些育种专家的工作,就是尽可能的将这些玉米优良性状,全部集中到一颗种子上。
繁育出一颗只存在于设想中的“完美”种子,就是他们毕生所追求的。
讲这些的时候,程华安眼神明亮,言语流利,如数家珍,精神头一点也不像八十六岁高龄的老人。
此刻的他,让众人见识到了,什么叫专家学者的风范。
张梓悦问道:“老爷子,这些玉米您平时自己吃吗?”
程华安笑道:“我自己也吃,一般晚饭我喜欢熬糊涂喝。有时候中午饭,我也会喝几碗糊涂面条。”
看其他人迷茫的眼神,任铭解释道:“老爷子说的糊涂,就是玉米面粥。”
“糊涂面条,是我们南江的一种特色小吃,以玉米面为汤底,加入面条和一些干菜配菜一起煮熟。”
“因为煮好以后面条吃起来软烂,几乎不用嚼,和喝粥差不多,所以也叫喝糊涂面条。”
他的解释,让周围人心里更加感叹。
老爷子不仅穿着朴素,生活作风也朴素,衣食住行,全和普通人无异。
或许,正是因为他生于农村,长于农村,一辈子和土地农民打交道,才会知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才会因为一个第一次见面的大婶,就义无反顾地投身于育种事业,并且这一干,就是一辈子。
……
参观完玉米地,六点半,太阳慢慢落山。
欣赏着无限美好的晚霞,闻着风中的玉米香,众人有说有笑,优哉游哉地往回走。
看着天边的夕阳,杨明晖突生感慨,“突然发现,原来我们一直习以为常的夕阳、晚霞,也可以这么美。”
张梓悦也道:“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