吗?”
到了这一刻,武伦依旧有些惊魂未定,闻言下意识地点点头。
“好了,此事我可以帮你,不过你需要将尖角现在就交与我。”
武伦终于醒悟过来,明显迟疑起来,如果宝物送出去,万一对方反悔……
“哪里来的无知小子,找死!”
站在勒诩子后面的麻脸男子冷喝一声,为了表功,抢先一步冲出,同时单手一探,五指岔开,犹如五道利箭,带着刺耳的破空声,朝着姚泽的背后狠狠抓落。
那勒诩子看的清楚,却没有阻止的意思,嘴角带着一丝狞笑,想死的人,自然不必留在世上……
眼看五指就要插入身躯,姚泽头也不回地,甚至没有做出其他动作,似乎毫无察觉。
麻脸男子面露得色,五指间异芒爆闪,狠狠插落。
就在这时,变故突生!
一道霹雳突然响起,空中凭空多出一道雷电锁链,
爱情,这是古今中外无数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这不仅因为读者们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人,对爱情有着天生的敏感与喜爱,还因为爱情无论在表达人性光辉还是哲学意味上都拥有无限的张力。
《红楼梦》故事的开头便是在对全书的故事做一个总领性的评价。作者曹雪芹说到此书的特点:“亦令世人换新眼目,不比那些胡牵乱扯忽离忽遇,满纸才人淑女、子建文君红娘小玉等通共熟套之旧稿。”
作者批判了古来众多爱情故事总落俗套的同时,也说明了这本书的爱情故事之不同。作者的高度决定了作品的高度,正因为曹雪芹是有着这样的境界的人,才能够写出这样境界的书,这样境界的爱情。
既然主题是宝黛的爱情,那么我们就抛开其他所有的角色、情节、视角、主题,把目光瞄准在这对恋人的爱情所能反映出的本作的最高主题之一吧。
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有人总会用神瑛侍者与绛珠仙子的缘分来解释,毕竟在宝黛初会时,两人都说了“像在那里见过一般”这样的话,这不就几乎可以用“前世之缘分”和“一见钟情”来解释了吗?
但我们细细思考,仅仅是靠着缘分这种虚无缥缈的理由和一见钟情这种不那么靠谱的恋爱方式,就能够解释宝黛之间感情的反复摩擦吗?答案必然是否定的。宝玉身边多得是温柔可人的美女,为什么要执着于一个每天愁容满面、又“小性儿、行动爱恼人”的女孩呢?
其实,即使宝玉与黛玉不是从小一处长大,只要他们还会相遇,就必然会相爱。这并不是一见钟情,也不是缘分,而是这两个灵魂有着互相陪伴、互相填补的性质。这两个灵魂一旦相遇,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被分离开的,只要黛玉还是那个“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的黛玉,宝玉还是那个“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的宝玉,他们的灵魂就终将相互拯救,焕发出天地为之落泪的爱情。
那么,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究竟是怎样产生的?究竟是什么能让他们的灵魂互相吸引、互相拯救?
先从贾宝玉对林黛玉的陪伴说起吧。贾宝玉是个“情痴”,而林黛玉也是如此。作为“情痴”,虽然说起来很好听,但其行为在外人看来就是一种傻气、莫名其妙乃至有些疯狂。林黛玉的“痴”,主要体现在她对自己人生命运的无限感怀与悲伤;而贾宝玉的“痴”则主要体现在他对别人(尤其是女子)的人生际遇和感情的感同身受和动心动情上。这种“痴”不可能发生在像宝钗那样的成熟、冷静,几乎无论何时都能够冷静地思考的人身上。这股痴情只能在天真、心思细腻、不谙世事、不了解人世间种种复杂种种矛盾、衣食无忧、无拘无束的人身上发生。而贾宝玉与林黛玉就是满足了所有这些条件的两个人,因此他们两人的痴情是最深也是最典型的。
“痴”得越深,就越难以被人理解,越难以融入“社会”这个极度缺乏感情的组织。还好林黛玉和贾宝玉都是几乎不与外界接触的人,但即便如此,与贾府中的人的难以相合也已经给他们带来了不少诽谤与痛苦。因此这两个人,尤其是孤僻、缺少朋友的黛玉————宝玉几乎可说是全贾府的宠儿,即便是痴也几乎没人敢过多批评与妨碍的,大家仍会宠爱他、陪伴他————她便十分缺少人的理解、关爱和陪伴。这种“痴”是非常难以理解的,所以理解且不说,但就连关爱和陪伴,黛玉得到的都少之又少。但是,贾宝玉却把这一切都给予了黛玉。不光是关爱与陪伴,他们俩能够互相理解,因为他们同为“情痴”。而且也因为同为“情痴”,他们的三观与理想几乎都可说是完美契合。这样的知己,便是在古今中外全找个遍可能也一位难求,而他偏偏出现在了黛玉的身边,又是一个异性,爱情的产生便是必然的了。
再说林黛玉对贾宝玉的拯救吧。这种拯救发生的前提是贾宝玉是一个“情痴”。唯有他是一个“情痴”,才能够感受到黛玉的特有的美。贾宝玉的眼中,林黛玉始终不是与“美人”形象相贴合的。因为“美人”意味着美丽的外在,意味着美丽的面庞、美丽的气质。但林黛玉真正吸引贾宝玉的,是她美丽的精神。
林黛玉美丽的精神是什么?
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