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琪又摇头晃脑道:
“唉,我们苦啊,这是没办法的事儿。”
“大家其实热情满满,但是苦于没有经费。”
“国家有政策,但要我们自己想办法解决经费。”
“现在我们圈内最值得期待的电视剧是《西游记》,但是听说经费也很紧缺,去年开拍到现在,就没拍出多少来。”
西游记?
曾一鸣听到这个名字,眼睛瞬间亮了。
拍《西游记》这事儿,他倒是略知一二。
这个世纪80年代初,中国电视荧屏被各种港台片、岛国片占据,国产的电视剧少得可怜。
国家领导提出指示精神,要求国家电视台把我国的古典名著搬上电视屏幕,拍出我们自己的电视连续剧。用现在的话来解释就是,整点导向正确的正能量题材电视剧,牢固树立我们国家的文化自信。
然后呢,《西游记》就被搬出来了。
总导演是阳婕。
大人物啊。
阳婕是1979年迎新春文艺晚会(严格意义上的首届春晚)的导演之一。
曾一鸣想知道得更具体一点,便问道:
“你倒是说说《西游记》的事儿?”
然后李文琪就津津有味地说了起来:
“上个月我在首都和阳老师一起吃饭,阳老师可是跟我吐了一肚子苦水啊。”
“话说阳老师前年被领导叫到了办公室,问她敢不敢接拍《西游记》。阳姐说有钱就敢拍,就接了!”
“阳老师心中一直有个愿望,就是能够将《西游记》的故事拍成电视剧,没想到机会说来就来了。拍摄组成立后,阳老师才发现要拍好《西游记》没有她想的那么简单,这种神话题材的剧本本就难以呈现,需要用到大量电视特效。”
“然而这个时候我国电视剧都属于新鲜事物,特技领域更是完全空白。虽然电视台买了一台进口的ADO特效机,但是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因为缺乏软件,做出来的人都是扁的。”
“阳老师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既然洋玩意一时学不了,那就用咱自己的土办法,特技不够人来凑。”
“还别说,真给解决了。但这都不是最重要的。”
“阳老师说拍摄《西游记》本身就像在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特技只能算最不起眼的问题之一了,更难的是选拍摄地点,就是选景。”
“既然是《西游记》,重点就在这个“游”字,不能老在一个地方拍啊。”
“为了解决排场场地的问题,阳老师迅速组建了一个选景小分队,并列出一个为期两个月的选景计划。”
“回头就开启了东南之旅,为期35天,途径苏省、徽省、浙省、鄂省等地,这些省份的名山大川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比如黄山、九华山、普陀山、张家界等等。”
“同一年又第二次出发选景,这次是西南方向,又是好几个省份……”
“好家伙,你知道后来咋样了?”
曾一鸣插了一句:“被说了?”
李文琪耸了耸肩:
“可不是吗,社会上的风言风语逐渐多了起来,有些不和谐的声音也传到了领导的耳朵里。”
“很多人说,谁家拍电视剧能拍好几年的,整天到处旅游磨洋工,根本就不是认真拍戏嘛。听说在国内玩腻了,干脆带着人去印度泰国玩了,应该好好查查她。”
“后来台领导接到举报后坐不住了,迅速成立了一个调查组到《西游记》剧组了解情况,顺便查账。”
“调查人员本以为这个“大瓜”应该是十拿九稳了,可到了拍摄现场他们都愣住了,无论是主演还是导演组,都在吃馒头咸菜呢,有的还没吃上两口,下一场戏又要开拍了。”
“经过仔细询问、调查后,发现《西游记》剧组不但所有的开支都有明确合理的记录,演员也没有“天价”工资的发放。”
“即使是戏份最多的猴王孙悟空,一集也只有几十元钱的演出费,至于阳老师带着人公费旅游,纯属某些人的主观臆断、恶意揣测罢了。”
“领导听完调查组的汇报后,也是眼圈泛红久久不语,经过研究后又给剧组追加100万元经费。”
“然而就在《西游记》拍到15集的时候,阳老师还是被台里中止了拍摄,原因是这15集已经把前期300万的预算花完了,没钱继续拍了。”
“一直耽误到了现在。”
好家伙,怪不得《西游记》直到后来才补全了所有的集数,真的像小说里一样,剧组也在经历着诸多磨难啊。
曾一鸣摸了摸鼻子,若有所思问:
“那咋办,上面不给经费了吗?”
“我不知道啊,但我觉得吧,经费不够只是暂时的,不可能一直搁置啊,经费迟早是能够拨下来的,就是不知道要拍多久。这个电视机太难拍了,我都替阳老师着急,当初就不该接下来。”
曾一鸣基本听明白了,又问道:
“老李啊。”
“你和阳老师很熟是吗?能不能联系上她?”
李文琪道:
“阳老师是我尊敬的老师啊,我是他的学生,肯定能联系她啊,逢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