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将麻烦给解决了,明谨儿心中松了口气。
旋即她又笑道:“我留了些磨出来的豆浆,待会儿上锅煮熟了,便能喝。”
大宝缩在门框边,手上还端着装满嫩豆腐的陶碗,一听这话,便是眼眸明亮起来。
他此时也不怕爷奶了,语气都染上些许激动,“二婶,我要头一个喝!”
“好。”明谨儿点头应了,旋即又道:“这法子也不是我一人知晓,现如今物以稀为贵,咱们家中人都要守住了方子。”
沈母脸色亦是沉了下来,她边点头边环视着众人,“若是谁还想过苦日子,便尽管将脖子抻长了出去说!”
刘氏知晓头一个不被放心的便是她,立即高声道:“娘便安下心来,此事儿我烂在肚子里,也不会往外说!”
刘氏还抬手发了个毒誓,她若是与旁人说出方子,便要肠穿肚烂而死。
明谨儿见状,心中倒是无奈起来。
她原本也不抱着这样的心思,只是让沈家人不要几句话便被套了出去,却引得刘氏如此作为。
不过也好,让她心中担忧的事儿,少了一件。
“家中的石磨差了些,磨出来的豆浆不够细腻。”明谨儿将话题一转,“这些时日是没有法子,日后有了银钱,还得修整修整。”
“交由我便是,弟妹你无须忧心!”沈沉安立即接口,他脸上难掩激动,“咱家如今也是要过上好日子了!”
“大哥平日里下地忙碌,便让小叔子也帮衬着吧。”明谨儿仔细思索着,将一切都给安排好,“若是大嫂平日有空,也可帮着切割嫩豆腐。”
等到存了足够的银钱,她要买头牛来。
“哎。”刘氏未曾想到会将活计交给她,红着眼眶点了头,更是对从前的自个儿唾弃不已。
“我先将豆浆给煮了,待会儿……”说到自个儿心中的想法,明谨儿忽的有些脸上燥热,“送些到书院去。”
沈母面露满意神色。
人便如此散了开来,豆浆煮得极快,沸开时,明谨儿才将嫩豆腐给切好,仔仔细细放进食盒。
现如今没有红糖,她也不喜吃咸豆花,便未曾放旁的。
明谨儿脚程快,喝了小半碗豆浆,便往镇上去了。
等到了书院门外,却见不知多少书生围在外头,口中还高谈阔论着什么。
“别过去。”有个在附近卖自家种的小菜的妇人,伸手便将明谨儿拉住了,“过去了要被那些个家丁赶出来。”
明谨儿便顿住脚步,她转头看了过去,见这妇人似乎与沈母差不多年纪,便开口问道:“大娘可知是何事?”
“不晓得。”妇人摇头,又将背上的背篓往上掂了掂,“他们读书人,满口之乎者也,我一个泥腿子,怎地能听明白?”
这并非是挖苦,而是带着艳羡的话语。
“大娘连之乎者也都说得出,定然是家中也有读书人。”明谨儿笑了声,索性与妇人闲谈起来,“不瞒大娘,我这是要给家中兄弟送吃食。”
她将手缓缓抬起,给妇人看了看手中的食盒。
也不知里头的豆腐碎没碎,她一路已是很小心了。
“唉,如今家中要供养读书人,岂是那般容易。”妇人苦笑几声,眼巴巴往书生堆里看去,还不时便整一整身上的衣裳。
如此作为,一瞧便能猜出个究竟来。
定然是家中男丁正在其中。
明谨儿也不再言语,她心中有些难受。
如今米面价格高涨,她昨日听沈母对着那几袋米面哀叹,说原本十文一斤的糙米,也到了十五文一斤。
地里收成不好,将赋税给交上去后,庄户人家便都要节衣缩食。
幸好眼下天热了起来,还能出去挖些野菜,本事大的能捕些猎物来。
若是等到了寒冬……
也不知那些家中米面紧缺的,能否撑得过那寒冬三月。
明谨儿将念头都给抛到脑后,她瞧见了个眼熟的身影。
那身影一身泛白的衣衫,却脊背挺得笔直,瞧着便与天上的谪仙一般,让人移不开眼。
也不知沈沉奚是否察觉了她的目光,转眼瞧了过来。
二人目光对上,沈沉奚好似是与同窗告了罪,便快步赶了过来。
他脚下步子迈得宽,没多久便到了明谨儿跟前。
高大挺拔的身影,将日光都遮去了些。
明谨儿垂首瞧着脚上灰扑扑的布鞋,没由来的有些慌张。
“怎地过来了?”沈沉奚早已瞧见了食盒,却仍旧朝她问道。
从前不觉着,如今在吵嚷中听见他的声音,便像是小溪从心间流淌而过。
“我做了些吃食。”明谨儿这才抬了头,她将手上的食盒往那边递去。
却就在此时,沈沉奚被人猛地撞了下,旋即那人又撞向了明谨儿手中的食盒。
丁零当啷的声响一起,食盒摔在了地上,若不是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