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阳方面的消息说董卓麾下出了一位智者叫贾诩,献计离间皇甫嵩与马腾,让二人反目,然后董卓趁机抢占了长安。
之后董卓便要求何进和丁原两人迁都,把皇帝刘辩从雒阳迁到长安。
两人自然不愿意,在雒阳他们是主场,而到了长安,那可就是董卓的主场了。
但是要巩固雒阳统治,必须有足够大的控制地盘,光靠目前的河南尹一带远远不够,于是派袁绍出任并州牧,派刘焉出任益州牧,再加上之前选派在荆州的刘表,雒阳西汉伪朝的控制范围已经不少了,即便不去长安也能与其他势力抗衡。
“决不能让雒阳坐大。”刘延自言自语道。
“殿下言之有理。”卢植建议道,“臣以为,当趁着袁绍不在,雒阳防备减弱之机,敲山震虎,最好把何进、丁原逼出雒阳,让他们和董卓在一起斗。”
“雒阳城中还有一批忠于陛下的老臣,若是殿下起兵攻雒,必能得到他们的策应。”蔡邕也建议道。
“春耕之后便可兵进雒阳!”卢植露出兴奋之色。
“要么不打,要打就用霹雳手段,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本宫明日便前往荥阳城。”刘延斩钉截铁地说道,“此战宜快不宜拖,最好速战速决,如此也不误春耕农时。”
“平之,立刻组织白马精骑,准备明日动身事宜。”刘延对身边的孟坦吩咐道,“顺便告诉郭嘉、徐庶明日一起动身,还有刘晔还没有去赴任呢,明日也一起走,先去荥阳。”
孟坦答应一声准备去了。
刘延又召集文武群臣布置他离去后的种种事项。
“大司农要早作准备,做好春耕和屯田的准备,要普查一下,辖下多少人口,有多少家庭需要朝廷帮忙,哪些需要提供种子或农具等,根据枣祗的建议,军队会帮助百姓耕田,你要统筹做好谋划,提前准备农具。”
刘延对大司农黄琬吩咐道,“屯田之事可交给枣祗办理,如今天下战争四起,粮食至关重要,不得有误。”
“臣知道轻重,请殿下放心,枣祗上任大司农丞后,已经开始为屯田准备了。”黄琬连忙答应。
“曹操退守邯郸,邺城又有荀或、陈宫盯着,料春耕前不会有所侵犯。”曹操继续道,“只是青州田楷与公孙瓒关系甚密,多次进攻平原,不可不防。”
刘延看了看身边的徐庶道,“司马徽还在黎阳吗,本宫写封信让他带给钟繇,加强防备。”
“还在,这几天有点闹情绪,我这便将其找来。”徐庶说着出去了。
刘延又交待了一些军政事务,文武散会,这是司马徽进来了,这小子个头明显长了一截,但是厥着嘴,显然不是很高兴的样子。
“德操怎么这副模样?”刘延笑道。
“我想不明白,我的学生徐庶都能考上科举,我为什么就没有上榜?”好好先生司马徽这回不叫好了。
“原来是为了这个啊。”刘延笑道,“若论经典学问,元直肯定不如你,但是对军政事务的见解上,元直却强于你,此次科举考试,儒家经典虽然比重也不小,但却不是唯一,还有其他诸子百家之学的考验,更重要的是军政事务上的见解,元直就是在这一点上占了优势。”
“我就说嘛,他才做了几天学问,就能有这本事。”司马徽闻言情绪稍好了一点。
“不要灰心,过几年本宫还会举办科举取仕。”刘延道,“你先在平原锻炼几年,见见世面,那里也不是太平之地,很能锻炼人,你将来必然厚积薄发,一飞冲天。本宫这里有一封给钟繇的信,你明日便起身回平原去吧,信中已经让钟太守好好教导你了。”
司马徽一听喜出望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叩首道:“多谢殿下抬爱。”
“起来吧,本宫把你当股肱,可不要让本宫失望了。”刘延示意司马徽起身道。
“好好好!”司马徽又恢复了他的本色出演,当下便告别了刘延和徐庶,回家去了。
司马徽的父母去年随着他一起从颖川到嵩山,然后又一起到了黎阳,司马徽每次回来倒是有安身之处。
“元直兄,咱们一起回家看看?”刘延笑着对徐庶说道。
徐庶面露尴尬之色,“你是太子,我是臣子,你唤我为兄,不太妥吧。”
刘延起身向外走去,徐庶在后跟随。
“你我本就是一家人,现在又不是朝堂或者军营,回家自然要按家礼来论。”刘延道。
如今养父刘忠娶了徐母,徐庶与刘延自然就可以兄弟相称了。
刘忠、徐母倒也恩爱,两人把个造纸作坊打理得井井有条,两百工人生产,依然供不应求,现在也是家资巨富,又有侯爵在身,早不是当初雒阳效外的那个小地主了。
“延儿,快过来。”刘忠看到刘延过来,立刻眉开眼笑,“听说你和蔡尚书家的女儿婚期已经定了,定在了什么时候?”
“七月十五。”刘延笑道,说着抬手将刘忠头发里的几片碎纸屑拿了下来。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