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人按照食谱上面的方法将芋薯做了,皇帝尝过之后,心里信了几分,而等到宫中御花园里栽种下去的芋薯苗长势喜人,不过两月便就结出了果实,一株芋薯苗便能结出五到六个,这个时候,陕北的芋薯也已然成熟,灾情已经平复下去的消息传来,皇帝便再也没有疑虑了。
“果真是千斤!”
收到陕北传来的喜讯,皇帝大喜过望,龙椅上身穿龙袍的英俊男人哈哈大笑,萦绕在心中数月的郁气散去,他只觉得浑身舒畅,“这随州的宋祁正,倒是个稀罕人物,不错,差当得不错!”
从陕北传来的奏折上,无论是云霍还是叶宏毅,都提到了一个人名,那就是随州的六品同知宋祁正,且居功至伟,理应重赏。
“朕记得,好像上回蔡德明一案,这宋祁正便是苦主吧?”皇帝帝想起来,看向朝堂之上一个身穿墨紫色绣仙鹤祥云图案朝服的中年男人,“蔡爱卿,你那族兄,倒是差点毁了我大梁的一个功臣啊。”
皇帝语气玩笑,深沉的目光落在那人身上,有些意味不明。
蔡修明心中一个咯噔,感受着皇帝冷凝的目光,他眸光深处闪过一丝阴沉,面上却是看不出什么,正要上前答话,就听皇帝语带笑意,目光从他身上移开,又道:“随州知府一职还空着,便叫那宋祁正顶上吧。”
竟是跨级晋升,从六品同知,直升四品知府!大臣们哗然。
怎么又是那个宋祁正?当初淮阳县铁矿一事,就是这个宋祁正搅合了他的布局,还害得他折损了一桩大生意,一个小小的县令,竟然两年之类晋升两次,转眼就能与他一同站在朝堂之上了!蔡修明目光晦暗,拧紧了眉头。
“陛下,这越级晋升,实在是不妥啊陛下!”
有人反对,就有人赞同,左侧公侯贵族的那一列,站在第一位的正是平南候云霄,顾之宴的大舅舅,他上前一步,道:“陈大人,虽说这越级晋升不妥,可也要看看那位宋大人做下的是何功绩,如今陕北灾情平息,这芋薯可在其中起了不少作用,可见这位宋大人是个有能力,既然如此,合该担当大任,继续为陛下效力才是。”
“正是,”皇帝欣然,摆摆手道,“不必再说,朕心意已决,即刻晋宋祁正为随州知府,叫他进京受赏!”
朝堂之上发生的事,府城宋家还不曾知晓。
陕北旱灾平息,还出现了新发现的产量极高的粮种,一时间宋祁正的名声随着芋薯一道传遍了整个大梁,云霍要即刻回京,先走一步,叶知州和宋祁正紧赶慢赶,终于在腊月月底,离除夕还有几天的时候,从陕北回到了府城。
宋祁正回到府城不过几日,从京城传来的圣旨便到了。
越级晋升四品知府!
饶是宋知绾心中早有猜测,知道芋薯在这次陕北灾情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新的粮种的出现对整个大梁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当今皇帝贤明,必然会对爹爹重赏,但知道是越级晋升四品知府,还是有些震惊,她还是低估了新粮种对大梁的意义。
就在此时,左边手臂忽然一烫,宋知绾不动声色,心中已然有了猜测。
“绾绾,这芋薯可都是你的功劳,若不是你……”
送走传圣旨的公公,宋祁正再也克制不住心中翻腾的喜意,激动得满脸通红,握着女儿的肩膀,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爹爹,也是爹爹信任绾绾,才能将这芋薯带到陕北,救下这许多灾民呢。”宋知绾面露欣然。
芋薯能够在陕北救下诸多灾民,免去了许多人忍饥挨饿的苦楚,还要多亏包铁柱的细心发现,崔文平阴差阳错的捣乱,宋知绾才能发现这最佳的种植芋薯的法子,也要她爹信任她,在叶大人和云大人面前说明实情,顶着压力种下这芋薯,收成之后奏明皇上,才有如今这场景。
“等到了皇上跟前,为父必然要将这实情告知皇上,皇上要是知晓此事,必然会奖赏于你。”
“不可!”
大堂里只剩下了宋家人,芋薯是宋知绾发现并试验出种植方法的事情,宋家人也都是知晓的,听见宋祁正的话,李氏拧了拧眉,沉声道:“绾绾如今才多大?你说出去,又有谁会信?”
宋知绾如今不过八岁,虽说再过几天便是九岁生辰,但终归还是个孩童,如今升官的圣旨一下,宋祁正这个农家出身的六品同知一下子进入朝堂,不仅被皇帝注意,京城里文武百官也都看在眼里,虽说如今花团锦簇,可保不齐就是烈火烹油,风口浪尖里被人找到错处,稍有不慎便是万丈深渊。
被李氏这么一说,宋祁正一下子就清醒过来,眸光中闪过一丝懊恼:“怪我,倒是忘了。”
宋知绾经历两世,早就不在意这些,见祖母和爹爹都是一脸凝重,便笑道:“爹爹,如今最重要的,便是等过了年,去京城里面圣呢。”
“如今这就快要过年了,陛下仁慈,许你在家中过完年再上京面圣,你也要好生准备,不要在陛下失了体面的好。”李氏道。
“儿子知道。”宋祁正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