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百姓受灾,淮州地界所有粮食都已拿出去赈灾,粮仓里头早已空无一物。加之灾情波及好几个县,赈灾的人手本就不足,故而这空置的粮仓便无需人看守。
顾晏跟陶让摸着黑来到粮仓附近,并未直接进去。
如果那些人真的将粮食藏在这里,还真是个不错的主意。正所谓,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谁能想到,那些被打劫的粮食就放在府衙的粮仓里呢?
“先不要惊动他们, 以免打草惊蛇。”在看到粮仓附近埋伏的人手后,顾晏吩咐陶让道。
陶让颔首。“是。”
两人在夜色的掩护下,很轻松地就来到了粮仓后的一个草垛旁边。趁着看守粮仓的人昏昏欲睡,两人悄无声息地潜入。
外头的人尚未察觉到黑影闪过,两人的声音就已经消失在了门背后。
不出所料,原本空荡荡的粮仓里果然堆满了麻袋。顾晏伸手捏了捏,是货真价实的米粮。他略清点了一番,大概有二十万石的样子。
“怎么少了十万石?”他心底暗忖。
莫非,是在来淮州之前就被转移了一部分出去?
顾晏在粮仓里踱着步子,眉头轻蹙。
这些可都是百姓的保命粮食!
“这么多粮食,他们要怎么运出城外?”陶让身手拿起一袋子掂了掂,足足有一两百斤呢。光是马车,都要好几十辆吧?
顾晏打量着四周,亦是在思考同一个问题。
那些人赶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把粮食掉包,未免夜长梦多,肯定会尽早把东西给弄走。如果只是栽赃崔国舅,实在没必要如此,直接一把火少了同样能达成目的。
也就是说,这幕后之人很缺粮食。
有了这样的推断后,顾晏的思路就渐渐变得清晰起来。那幕后之人要这么多粮食干什么?自然是用来蓄养大批的私军。
答案不言而喻。
宁王的封地可是离淮州不远。
大禹如今主弱臣强,各方势力角逐,蠢蠢欲动。宁王看似老实,但皇权何等诱人,他作为先皇的兄长,未必就是真的安分,没那个心思。
顾晏按下思绪,想着要如何应对。
这粮食自是不能给他们的。
顾晏朝着陶让勾了勾手指,陶让附耳过来。
他在他耳边轻语了几句。
陶让点头。“是,属下这就差人去办。”
顾晏这次出来带了一队人马,但一直没让他们露面,为的就是出其不意。
现在,也该是这些人出马的时候了。
宛城
九州商会
掌柜拿着玄铁令急急地找到商会的管事,将陶让的话转述了一遍。
“商会如今有多少存粮?”管事是个四十岁上下的男子,眉目俊朗,薄唇美髯,儒雅得完全不像是行商之人,反倒满满的书生气息。
他叫秦九,是九州商会的大总管。除了神秘的会长,商会里就属他的级别最高。
“回大总管的话,新粮尚未收上来,陈粮不多,凑一凑大概有个百万石。”掌柜模样的人恭敬地答道。
“嗯,那就按令主的吩咐办,点三十万石送往淮州。”秦大总管不紧不慢地开口道。
“可如此一来,宛城及其周边的粮食可就有了缺口。”
“无妨,马上新米就要收上来了。”
两人正说着话呢,就听见窗外传来一阵翅膀扑腾的声音。片刻后,一只通体雪白的信鸽在窗前稳稳地停了下来。
门口的侍卫忙取下竹筒交到秦大总管的手上。
秦九慢条斯理地展开扫了一眼,眉头轻挑。
“可是出了什么事?”管事问道。
秦九将书信拿在油灯上点燃,看着它一点一点化为灰烬。“不用急着筹集粮食了,叫上底下的人,随我去淮州一趟。”
“总管要亲自前往?”管事微微吃惊。
“有好戏看,我自然要去凑个热闹。”秦九伸展了伸展胳膊腿,他可是闲了好些日子,正好趁着这次机会活动活动筋骨。
九州商会等级森严,秦九身为大总管,他的话底下的人不敢不听。故而,一声令下,一盏茶功夫就已经集齐了两百人。
“另外,准备二十辆马车。”秦九想起了些什么,接着说道。
“这么多马车跟着,会不会太打眼?”管事问道。
秦九高深莫测的一笑。“把商会的旗帜换成其他商行的便是。”
就算是被人看到,也不会怀疑到他们头上。
“妙,妙啊!”管事忍不住称赞。
秦九捋了捋胡子,翻身上马,就朝着城门口疾驰而去。
这个时辰,天还没亮。九州商会在宛城就是土皇帝一样的存在,城门口的士兵看到秦九爷打马而来,二话不说就把城门给打开放行了。
秦九等人一路披星戴月,总算是赶在天光大亮之前到了淮州城外。而那里,早有人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