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李诵任命一内一外两位宰相之时,平卢节度使李师古趁机进攻义成军领地,想到占据滑州。
但是李师古没想到,他的先锋大军在韦城县遭遇顽强抵抗,连续攻打三天都没能攻下来。所以,他才想借道汴州封丘县,攻占酸枣县切断滑州与郑州联系。
韦城县之所以没能被李师古攻下,是因为义成节度使李元素提前通知了韦城县令,并让他发动附近百姓一起守城。
只要守住滑州治所白马县和韦城县,平卢军就无法西进。所以,李元素对韦城县颇为看中,驻守兵力达两千人,再加上附近民众,便能轻松组建五千大军。
李元素对韦城县如此看中,除了它的地理位置重要外,还因为李元素对其祖先杀戮瓦岗起义首领翟让。所以,他出于弥补,便对韦城县极为照顾。
没错,瓦岗寨就在韦城县北不远的土丘之上。韦城县人翟让便是在此建寨,,号召四方豪杰,发动隋末最大的农民起义。
韦城县北城门外一里左右,还有处京观,名叫髑骨台。它是王莽集结大军击败第一个发对者东郡太守翟义后,修建的墓冢。
京观是古代为了炫耀武功,聚集敌尸,封土而成的高冢。古人战场杀贼,战捷陈尸,必筑京观,以为藏尸之地。当然也是为了防止战场死人引发瘟疫。
李元素祖先正是瓦岗军第二任首领李密。《旧唐书·列传第八十二》中记载:“李元素,字大朴,蒲山公密之孙。”而《新唐书·列传列传第七十二》中也记载:“李元素,字大朴,邢国公密裔孙。”
但是旧唐书记载错误,李元素并非李密之孙。李密生于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卒于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李元素之父就算是李密幼子,活了一百岁才仅仅到八世纪初。
而李元素在新旧唐书中都明确记载他卒于元和五年(公元810年)。就算李元素也活了近百岁,但他父亲总不能近百岁才生了他,那可就离了大谱了。
如此看来,新唐书记载更为准确。裔孙是指远代子孙,李元素并不是是李密之孙。
《资治通鉴·顺宗》中记载:“元素,泌之族弟也。”李泌这位唐朝中兴宰相,《旧唐书·列传第八十》中记载:“李泌,字长源,其先辽东襄平人,西魏太保、八柱国司徒徒何弼之六代孙。”《新唐书·列传第六十四》中也记载:“李泌,字长源,魏八柱国弼六世孙。”
《旧唐书·列传第三》中记载:“李密,字玄邃,本辽东襄平人。魏司徒弼曾孙。”《新唐书·列传第九》中也记载:“李密,字玄邃,一字法主,其先辽东襄平人。曾祖弼,魏司徒。”
李密是李弼三世孙,李元素与李泌同是是李弼六世孙。那么,李元素应是李密三世孙,即曾孙,而非孙。
即便如此,近两百年之久,只有三代。那么每一代都是上一代在六十岁左右才生下来的,这也颇为奇怪。
结合《旧唐书·列传第八十二》中记载:“元素少孤,奉长姊友敬加于人。”李元素幼年失父,倒也可能是其父五六十岁才生下他。
李元素虽然家道中落,但是他有李泌这位宰相族兄,还有一位族兄官至节度使。加上他为官正直、谨慎清廉,所以,仕途之路倒也一帆风顺。贞元年间,他任侍御史,因秉公审理令狐运一案,迁为给事中。
东都留守杜亚诬陷属下牙将令狐运为盗贼,幕僚张弘靖、穆员、李藩纷纷依法审理。但杜亚派属下武金屈打成招,造成不少军士死伤。监察御史杨宁复审时查出疑点又被杜亚诬告欺君罔上。
前文已提到李藩为此辞官不做,此事闹得河南之地人尽皆知。朝中宰相认为关乎重大,便提出三司会审。于是,侍御史李元素与刑部员外郎崔从质、大理司直卢士瞻一起去洛阳调查。
杜亚亲自在城外迎接三司会审之人,并说此案已成定案,不必再审。但李元素不为所动,和同僚查验五日,发现实属冤案,并释放了令狐运等人。
但是李元素等人又被杜亚继续弹劾徇私。李元素向皇帝据理力争道“臣以御史按狱,知冤不得尽辞,是无容复见陛下。”
李适知道此乃冤案后,仍因令狐运擅自逮捕捕盗贼流放归州,武金也流放建州。数日之后,杜亚也因纵容将士强抢民粮,而被免职回京,又因年老多病,不任朝谒,刑同致仕。
之后董晋继任东都留守、齐抗任河南尹,齐抗几个月便抓到了真正的山贼,此案才算告终。
后来朝廷没有官缺,群臣都希望李元素能出任。李元素因此升官为尚书左丞。后来卢群继任义成节度使半年便离任,李元素便被公推为新任义成军统帅,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
李元素能被朝臣一致推举,除了他才能出更外,还因李元素曾在滑州任职多年。他有位族兄李澄乃永平节度使李勉军中大将,检校太子宾客、兼御史中丞。
李勉兼领永平、宣武二道都统,移镇宋州后,奏李澄为滑州刺史。但淮西节度使李希烈攻陷汴州,李勉突围至宋州,滑州孤立无援之下,李澄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