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我在中唐当皇帝> 第047章 帝王贪财敛天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47章 帝王贪财敛天下(1 / 3)

皇帝李适收复了顽固藩镇、打败了宿敌吐蕃,又降服了番邦诸国,顿时觉得自己是中兴明主、盛世贤君。

自“安史之乱”后,大唐终于在李适的手中实现了中兴,这让已经做了二十多年皇帝的他无比的高兴,成就感爆棚。

此时的唐朝已经从“安史之乱”彻底缓过来了,政治安稳,军事恢复,经济复苏。

政治上先后有崔祐甫、杨炎、萧复、刘从一、姜公辅、卢翰、张延赏、韩滉、崔造、柳浑、李泌、董晋、赵憬、陆贽、贾耽、卢迈、崔损、赵宗儒、郑余庆、齐抗等一众名人能士先后为相。

军事上经历“泾原兵变”和“奉天之难”,后来平定“二帝四王之乱”。数次抵抗吐蕃入侵,签订“清水会盟”、“平凉劫盟”。大举扩充神策军,由万余人增至十万余人,成为大唐军事主力。

经济上先后实行两税法、除陌税、茶税等税收,使得朝廷国库逐渐充盈。

李适在位时期对经济极为看重,可以说得上尤为爱财。

他钱财的热爱不是没有原因的,从平定安史之乱到后来的削藩,朝廷军队每每都因钱财不足而束手束脚、难尽全功。

代宗皇帝(李适之父)命宰相刘晏改革盐铁制度。朝廷这才获取了一定的钱财,艰难地平定了“安史之乱”。肃代二位皇帝整日为钱财发愁的深刻教训,让皇帝李适明白,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所以李适一登基就紧抓财政,根据宰相杨炎、常衮、刘晏、韩滉等大臣的建议,实行两税法。

两税法规定:由中央政府确定总的税额,分配到各地征收;户不分主客,以当时的居住地,编人户籍;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亩交纳地税,取消以征收谷物、布匹等实物为主的租庸调制和一切杂役、杂税。

可以说两税法是我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重大改革和进步。它使唐朝中期以来极端混乱的税制得到统一,又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使封建朝廷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同时保证和增加了国家的财政税收。

两税法不仅大大减少了农民的各种各捐杂税,使得农民卸下就沉重负担,而且还扩大了税源,规定世家、贵族、官僚、商人都要交税。

世家、贵族、官僚拥有大量土地,可以收缴大量赋税。但这些都是有文化的知识分子,虽然不能明着反抗拍板“两税法”的皇帝李适,但也暗中做了不少抗议举措。

杨炎这一“两税法”的创议者和推行者,本就是个心胸狭隘之人。他原是奸相元载的旧党,当上宰相后独揽大权,任人为亲,只凭个人喜怒办事,敌视曾经处置元载一案的刘晏等人。

他陷害泾原节度使段秀实、必反泾州副将刘文喜,险些酿成边患。而后又陷害改革盐铁制度的理财家刘晏,令其蒙冤赐死。

刘晏代宗时就做过宰相,常年领度支、转运、铸钱、盐铁、租庸、青苗等使,实施了一系列的财政改革措施,为“安史之乱”后的唐朝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杨炎和刘晏都是唐朝著名的经济改革家。代宗朝刘晏做吏部尚书时,杨炎为吏部侍郎是他的下属。代宗去世后,皇帝李适继位,杨炎做了宰相,刘晏已是左仆射,还比他官位高。或许是一山难容二虎,这两位经济学家的斗争以杨炎的胜利而告终。

但历史何其相似,杨炎也步了刘晏的后尘。杨炎的任人为亲、铲除异己的举动让皇室李适很是不满,于是他提拔了卢杞为相。

杨炎与刘晏的斗争是政见上的细微分歧(刘晏也支持“两税法”),最终处理。杨炎和卢杞相互争斗,相互拆台。杨炎虽然有些跋扈,但也是为很有才干的宰相,还提拔了不少有才之士。可他最终却没斗过当了两年宰相就被陷害,流放崖州,途中还被卢杞授意的宦官勒死。

奸相卢杞上台更是大权独揽,还创办了何其悲哀除陌税,压榨商人。

商人做买卖也要交除陌税。除陌税类似于后世的商业税,但又有所区别。于的。建中四年(公元783年),朝廷在全国征收除陌钱,规定凡属公私贸易,每一贯收税二十文,后增至五十文,物物交换则折钱计税。

皇帝一连串变相削藩的举措,引起了藩镇的极度不满。除陌税更是遭到了很多节度使坚决抵制。没过多久就引起了藩镇叛乱。

皇帝李适也迫不得已,流亡奉天,回京后又连年与吐蕃苦战。经过这一番折腾,李适也安定了几年。但他内心更渴望削弱藩镇,要想镇压各地节度使,又需要大量钱财。

李适深刻明白了钱财的重要性,但也只能苟着,任由藩镇渐渐变强。他自己一方面任用许多贤臣,另一方面又紧抓财政,以心腹宠臣裴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