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元十三年(公元797年),吐蕃一代雄主,在位四十二年的弃松德赞病逝,其子牟尼赞普继位。一年后就被其母哲蚌氏毒死,其弟牟如赞普继位。牟如赞普继位仅一个月就惨遭仇人刺杀而死,其弟弃德松赞继位。他重用僧人钵阐布,遵循其父弃松德赞的政策,继续大力提高佛教僧侣的地位,国立迅速恢复。
吐蕃得知大唐名将严震、曲环、浑瑊相继病逝,而且淮西战事连连失利,继位不久的弃德松赞抓住机会欲效仿其父弃松德赞大败唐朝,一面不断在剑南发动摩擦,一面移师陇右静待时机。
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正月,韩全义率军回到长安,一面贿赂宦窦文场,一面谎称足疾不敢上朝,竟然让副将代替。窦文场在皇帝李适面前为韩全义开脱,将罪责归咎于各地藩镇。没想到李适不仅没有治韩全义战事失利之罪,反而奖赏他招抚了吴少诚,随后让他继续担任以前的夏绥节度使之职。
五月,朔方邠宁庆节度使杨朝晟防秋巡视时突然病逝。他病重前将军权交给了宁州刺史刘南金。大战前夕,统帅去世,给皇帝李适当头一棒。他随后任命亲信的神策军大将李朝寀为朔方邠宁节度使,带领数千神策军前往邠州。
大战在即,李适本想派兵掌控朔方边疆,也无可厚非。朔方将士见朝廷将领领兵前来虽有不忿,但也接受了李朝寀为朔方邠宁节度使,刘南金为朔方邠宁节度副使。李朝寀原本也是朔方将领,后跟随名将浑瑊进入神策军。
但有野心的都虞候史经以李朝寀要收缴他们兵器的假命令,怂恿将士拥立刘南金。刘南金拒不接受,后被众人假传监军宦官薛盈珍之令将其杀害。各将领随后坚持拥立兵马使高固,皇帝只得任命高固为朔方邠宁庆节度使。
几日后,大唐后方河北成德镇又出大事了。雄踞成德将近二十年的节度使王武俊去世,其子王士真自称留后。为了稳固后方,朝廷只好予以承认,让王士真做了成德军节度使。
西北名将杨朝晟病逝,成德藩镇王武俊又去世,西北、河北相继不稳。吐蕃看准时机,七月时,大军入侵西北,进犯灵州、盐州、宥州、夏州等地。
幸好,灵州刺史、朔方留后李栾抵挡住了吐蕃大军的兵锋,固守灵州城。但吐蕃军多骑兵,机动性很强,很快围困盐州,阻挡朔方军北上之路。吐蕃军随后又进攻夏州,但已在淮西数次战败的韩全义死守不出。吐蕃只好分兵北上,一举攻破防备较轻的麟州,杀害麟州刺史郭锋。郭锋是郭曜之子,名将郭子仪之孙。
灵州遥远,情况不明;盐州被围,久守必失;麟州失陷,城墙被毁,而相邻的夏州却在节度使的韩全义带领下却固守不出。一时间,西北动乱,李适急得焦头烂额,恨不得杀了韩全义。但大战在前,不好临阵撤将,只好命朔方邠宁庆节度使高固前往救援,节制西北众军。
高固命夏绥节度使韩全义、鄜坊节度使王栖曜在银州阻击,防止吐蕃军南下;命泾原节度使刘昌严守弹筝峡、彭阳川;亲率邠宁庆的军队北上,一路经方渠县救援盐州、一路经洛原县驰援宥州、夏州。
就在西北战事焦灼之际,皇帝李适果断命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进攻吐蕃,打击西南诸国吐蕃势力,行围魏救赵之计。
韦皋派十路兵马出征,从北到南,深入吐蕃境内,牵制西北战局。剑南军十路兵马接连获胜,北路攻下栖鸡城、老翁城、松州城,包围吐蕃重镇维州。中路攻下偏松城、逋租城,在雅州大破吐蕃。南路攻下平夷城、诺济城,联合南诏、东蛮包围吐蕃重镇昆明城,同时肃清西南境内吐蕃驻军。
九月时,雅州大捷,剑南军重创吐蕃援军,李适兴奋异常。随后宦官窦文场很识趣的辞掉了左神策军中尉之职,宦官杨志廉接任。
剑南军从八月出兵入吐蕃至十月,一共占领七座城池,打下五处军镇,生擒六千敌兵,俘获三千民户,斩杀万余首级,击败十六万余吐蕃军。
十一月,韦皋因功兼中书令、拜为检校司徒,封南康郡王。
与西南连战连胜的情况不同,此时的北方战局却十分堪忧。灵州失陷,灵州刺史撤往温池县、方渠县一带;盐州被围数月后,盐州刺史杜彦先无奈放弃城池,退往庆州洛原县一带。
高固率领的大唐军队在宥州、夏州打退了吐蕃进攻,并全力封锁住了吐蕃进攻之路。在西北各军的严防死守下,吐蕃大军一时也无法突破银州、夏州、宥州、庆州防线,双方陷入僵持阶段。
吐蕃暗中从旧原州出兵,想要奇袭泾州。泾原节度使刘昌率大军固守弹筝峡,连云堡、彰义堡、平凉城都是易守难攻之地。吐蕃便过青石岭走彭阳川。
李宁在六月份时就给身在泾州做百泉县县令的外叔公纪宏去过一封信,让他严防吐蕃进攻,固守彭阳川,防止吐蕃进攻泾州。
纪宏一面固守百泉县县城,一面派儿子纪道增兵朝那堡,在原州前往百泉县的必经之路设伏,成功打退敌人、歼敌数百。
韦皋在西南的连战连胜,让吐蕃如坐针毡,西北又不得存进,只好调北方进犯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