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侯爷心道:这康庄大道,我想和母亲您一起选!
梁老夫人就是不开这个口,没办法,最后只能是梁侯爷自己拍板定下跟着肃国公府的决定,肃国公应该不会让他失望的吧,他可是配上了全家的性命。
这边,梁侯爷如此纠结,那边,齐老爷就没有那么纠结了。
之前受曼娘的前一任丈夫的拖累,他们家现在除了几个小辈在军中任职,他和几个弟弟现在连上朝的机会都没有了。
因此,听到曼娘带回来的消息,他把家里人聚在一起,大家很快就做了决定,
“我早就对着狗皇帝不满了,他们徐家自己人造反,和我们齐家有什么关系,咱们家曼娘当时还是侧妃,就这都还要拿我们开刀。”
这就是强盗逻辑了!
要是萧然知道他们的想法,肯定会反问一句:
“你的属下要杀你性命,夺你家产,你会不会把你属下的儿女亲家继续放在你身边,你要是自己都做不到,就给我闭嘴。”
所以,曼娘很快就回了梁府,梁大郎亲自过来报信,“齐家已经同意了,并且愿意去劝说他们的亲朋故旧。”
梁侯爷一颗心才放下来,然后叮嘱女儿道:
“您现在就回谢家,把情况说一下,就说咱们这么晚应承,是因为要等齐家那边的消息,明白吗?”
梁涵儿自然明白,齐家及其背后的势力肯定都要归于他们梁家,自然也是她将来的势力。
虽然还没有孩子,但她现在就要未雨绸缪帮未来的孩子铺路。
这时候,梁老夫人身边的嬷嬷过来道:
“回大姑娘的话,老夫人那边说现在天热,让您下半晌不热的时候再回去,老夫人院子里的小厨房,这会已经给您做了您最爱吃的茯苓糕和银耳莲子汤,说是请您好歹吃了再走。”
梁侯爷也反应过来,“对对对,涵儿,这会外面太热,回头让你大哥亲自送你回去。”
梁涵儿弯了弯嘴角,“好,多谢祖母和父亲的关心。”
“应该的,应该的,你可是咱们侯府身份最尊贵的姑娘,我们不关心你关心谁?”
下半晌,不止是梁涵儿出门了,这边崔氏也约着吴氏一起出门逛街。
吴氏听从崔氏的建议,和离后没有搬回娘家,而是直接在外面找了个小院。也是凑巧,和崔氏住的地方很近,两人天天你来我往的,日子也不算无趣。
按崔氏的话说就是,
“人和人从来都是远的香,近的臭,咱们这种和离的姑奶奶,是一定不能和娘家嫂子弟妹住一起的,要不然总有一天会有矛盾的。咱们就偶尔回去看看,大家亲亲热热的,有什么事,她们还愿意伸把手。”
以前没发现,最近两人天天在一起,吴氏就觉得这个前弟妹是真的很通透,这番话不是和祖母的话很相似吗?
今天两人是带着孩子出来买布料的,崔氏牵着女儿的手,高兴道:
“我就喜欢这种想出门就出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用跟任何人请示的感觉。”
以前在梁家可是把她憋屈死了。
说着,她瞥了眼吴氏,“不用伺候婆婆,太婆婆,还有夫君以及难缠的小姑子,是不是感觉特别爽?以前我看着都替你累。”
明明他们这样的人家,又不是没有丫鬟,却偏偏吃饭的时候让媳妇在一旁站着伺候,真是有毛病。
我是嫁进你们家来,有不是卖进你们家来伺候人的。既然如此,那又何必买那么多丫鬟婆子呢?
吴氏笑了笑,这段日子确实是她出嫁以来过得最轻松的了。
不用想自己今天有什么做的不对的地方,不用想婆婆会不会对自己不满意,不用想有没有把小姑子哄开心。这种轻松的日子在以前真是做梦都不敢想的。
“嗯,除非咱们不再嫁人,要不然哪家都是一样的!”
崔氏便道:
“不是的,不是家家都如此的,我祖母还有我娘,都不曾苛待过儿媳妇。我大嫂嫁进来第一天,我娘亲都没有给她立过规矩,只需要照顾好我哥哥,帮着我娘亲处理好家事就好。我大嫂很感激我娘亲的宽和,所以现在把我当做亲生女儿看待,我觉得一家人就是应该互帮互助才是,而不是用一些无聊的规矩去证明孝心。”
“当年,你等着所有人吃完饭才能坐下吃一口的时候,难道就真的很心甘情愿吗?难道就没有一丝怨恨吗?所以,我觉得这就是一种磋磨人的手段,对婆媳的亲近没有任何益处。”
最后,崔氏道:
“所以,我以后要是再嫁人,一定要好好打听清楚,要不然我就一辈子不嫁,火坑跳一次就够了。”
两人带着孩子从布庄出来的时候,刚好看到梁大郎护在一辆马车旁边,里面坐得是梁涵儿和曼娘,两人还时不时传出阵阵笑声。
崔氏怕吴氏看着伤心,连忙就要拉着她走,“别看了,梁家就没有一个正常人。当妹妹的会给亲哥哥安排妾室,天下也是只此一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