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朱辰濠而言,朱熹是不是真跟自己儿媳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关系,娶没娶过尼姑,并不重要。
就算朱熹只是为了保住朋友,以实现所在那一派的政治意图,而不得以认下了这些莫须有的罪名,也不是朱辰濠所要去在意的。
他只需要抓住对方没有否认被加在身上的那些罪名,就已经足够了。
朱辰濠现在的目的就只有一个,那便是通过那些污点来说明朱熹根本就配不上圣人的称号。
只要将对方的牌位从孔庙中移出,那支撑明朝科举制度的那些学说便失去了根基。
接下来自然就只能全面洗牌,换一套新的东西来为帝国培养人才。
像“八股文”这种禁锢人们思想的糟粕,也必将在这个过程中被抛弃。
彻底弄明白朱辰濠的打算后,严嵩刚才就存在的那种不妙感觉瞬间拉满。
很明显,皇帝这是需要一个人去把朱大圣人传闻中的那些丑事给捅出来啊。
虽然已经猜到了朱辰濠的意思,但严嵩还是愁眉苦脸地喃喃低语道:
“陛下找臣来,不会是……”
“我就是想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朱熹的那些风流韵事闹得满城皆知。”
朱辰濠说着还上前拍了拍严嵩的肩膀,然后正色说道:
“这种事情当然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而你是我最信任的人,所以我才会将其交给你去办。
而以你的能力,我相信一定能办得妥妥当当的。”
听了朱辰濠这话,严嵩“感动”得都快哭了,他真的很想跟对方说你大可不必如此信任我的,然而话到嘴边,却只能变成一声“遵旨”。
朱辰濠需要的,就是有人将这个事情挑明,然后等着其发酵,他再暗中推波助澜,最后水到渠成。
对他来说,严嵩无疑就是最佳人选。
而至于对方会怎么去做,朱辰濠并不会干涉。
反正,只要最后能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就够了。
张璁和桂萼也绝对想不到会出现这样的变化。
他二人原本只是希望能对科举制度进行一些改革,然而朱辰濠却是打算连根都给一起挖了。
当然,朱辰濠在做出决定后,也就由不得张璁和桂萼了。
“好了,朱熹的事情就先谈到这里,下面咱们再来说说裁撤镇守太监的问题。”
对于召回镇守太监后该如何有效监管地方这件事儿,朱辰濠本来是准备召集严嵩跟王守仁他们一起讨论的。
不过现在虽然其他人没来,但和严嵩先谈上一谈也没什么坏处。
“陛下,臣以为张璁和桂萼说得挺有道理的,镇守太监早已成了地方的一颗毒瘤,无论是对当地的官府还是百姓而言,都是苦其久矣。”
严嵩并不知道朱辰濠要谈哪一方面,因此先顺着张璁跟桂萼两人的观点说了一句。
反正他只得,既然朱辰濠要谈这个,肯定是对镇守太监制度是不满,想要动一下的。
既如此,那只要支持裁撤就肯定是不会错的了。
“我还不晓得镇守太监对地方的危害吗?”
朱辰濠先斜眼瞥了严嵩一下,随后才说道:
“我是想让你帮着想想,在裁掉那帮太监后,地方向中央快速传递消息,以及对各地的监管问题又该如何解决。
你也知道,现在可不是后世,啥通信设备都没有,而交通也极为原始,除了船就是马,再不然就只能靠双腿。
从南到北,动轨走上几个月。
这种情况下,要是地方没有监管,一旦出了树森么问题,传到京城时恐怕就已经难以收拾了。”
在如今这个时代,通信和交通毫无疑问是制约国家发展大的两个大难题。
朱辰濠其实可以算是这方面的受益者。
他从南昌起兵后,就是利用速度,在所有人都还没反应过来时,便已经拿下了南京。
其后,他都已经打到京畿附近了,北京的那帮大爷们才收到消息。
真要说起来,若不是交通和通讯太拉胯,朱辰濠根本不可能凭借手上那点儿力量造反成功。
虽说他起兵这件事,跟裁撤镇守太监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关联,但却从一个侧面说明朝廷对地方监管的重要性。
但朱辰濠若是撤销了镇守太监,那他的消息必然更加不灵通。
“这倒的确是个问题。”
严嵩听了朱辰濠的顾虑后,也沉思起来。
朱辰濠知道严嵩鬼点子多,于是也不催促,就那么静静地等对方慢慢想。
“陛下。”
过了好一阵严嵩才开口说道:
“张璁和桂萼在提议限制内阁的权力时,不是请您加强都察院的权力么。
依臣所见,不如就如他们所愿,对都察院进行强化,让它们发挥更大的作用。”
“你的意思是,在地方也设立专门监察地方官员的都察院分部么?”
朱辰濠听后皱眉道:
“这样的部门,职权岂不是跟地方提刑按察司重合了?”
“提刑按察司受到的限制太多,很多时候就算发现了问题,也不敢管。”
严嵩立即摇头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