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辰濠的不开心是肉眼可见的。
不过在外形好看跟防止大火蔓延这两者上,他显然还是会选择后者。
毕竟再好看,真来上一把火也就没了。
严嵩自然也是知道这一点的。
所以他虽然看出皇帝有些沮丧,但还是在对方问询后回答道:
“至于如何隔断么,臣觉得直接按照清朝时的方桉来就行。
因为他们所采用的方法,其效果已经在后来的几百年时间里得到了充分证实。
具体来说,就是在三大殿两侧的那些庑房中, 每隔五间房便设置一座厚度为一点五米的隔断墙。
这样就能将整个长廊分隔成许多个相对独立的房间群。
由于隔墙之间的房屋没有任何连接,那么即便走水,大火也不可能通过建筑本身或屋顶蔓延到其他房间群。
如此一来,就算一个房间群的五间房全部被烧毁,也不会影响到其他房间群。
那么失火后的损失,自然也就降到了最低点。”
“方法倒是不错,就是不知道把那些房间用一座座防火墙隔开后, 看上去会不会很难看?”
严嵩想要增加隔离墙的长廊式建筑,毕竟是三大殿建筑群的一部分,也是最能彰显皇权至高无上的地方。
要是弄得太难看,那么对皇家的形象无疑是有一定影响的。
因此朱辰濠即便已经在心里同意了严嵩的建议,可口中还是忍不住发出了疑问。
“陛下您也是见过故宫三大殿两侧长廊的,您觉得难看吗?”
严嵩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了一句。
“这个么……好像并不难看。”
严嵩的这句反问,不禁让朱辰濠仔细地回想了一下曾见过的那些画面,最后却得出了一个并不难看的结论。
“那是因为工匠们并不是直接砌上两堵墙,将房间隔开来就完事儿了。
而是将墙与墙之间做成了造型优雅的券洞样式,这样做艺术效果瞬间就被拉满,看起来不但不显得突兀,还很好地跟周围建筑融为了一体。”
严嵩立马又为朱辰濠解释了一下,为何故宫在增加了许多堵防火墙之后,整体看上去却仍让人感官不错的原由。
“既如此,那就按照你所说,对三大殿两侧的长廊式建筑进行改造好了。”
改造后的长廊既防火,又不会破坏整体的美感,朱辰濠当然没理由反对。
“除了将木质斜廊改造成使用防火砖砌成的卡墙, 以及在两侧长廊内增加隔墙外, 陛下还应对皇宫中各个院落的布局进行调整才行。”
紫禁城内的消防安全,不可能只管三大殿及其周围的这一块儿,其他地方肯定也同样的重要。
特别是三大殿后面皇帝和皇后的寝宫,当然更不能马虎。
毕竟那些才是住人的地方,一旦出了问题,就是关乎人命的大事了。
“怎么个调法?”
朱辰濠在问这话时,脸上已经浮现出来一丝苦笑。
他感觉,若是按照严嵩的建议做下去,那么紫禁城内必将迎来一场大工程。
“臣之所以会提议调整,也是因为太宗皇帝在命人营建紫禁城时,并没有过多考虑过消防的问题。
所以皇宫内不但建筑数量众多,相互之间的间距还非常的小。
也就是说,这些建筑过于密集了。”
严嵩指着北边后宫建筑群方向说道: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才使得一旦有一座建筑走水,便往往会殃及到周围的其他建筑。
于是一场小火灾就可能最终演变成难以收拾的大灾难。
而臣的调整方法很简单,就是拆除各大建筑群中间一些作用不大的房舍,拉大各大型建筑之间的间距, 然后再在中间增建几堵防火墙, 尽量让建筑群隔离开来。”
“想要拉大后宫房屋的间距,那就等于改变了各个院落的布局了啊。”
虽然严嵩句句在理, 但朱辰濠还是有些为难。
要知道现在的紫禁城,建筑数量可是要多于后世故宫的。
如今皇宫中拥有大小院落近百座,房屋近千栋,房间更是近万间。
这要整个改造起来,必将是一项极其繁杂且浩大的工程。
在这个到处都需要用钱的时候,再对皇宫动手,那恐怕国库就将面临极大的压力了。
“陛下,即使做出调整,皇宫中大的格局也肯定是不会变动的。
相对而言,也就微调而已,想来并不需要太大的投入。”
只看朱辰濠的模样,严嵩就知道这位肯定是在心疼钱,于是紧跟着又举实例继续劝道:
“其实嘉靖就因东宫失火牵连周围房舍而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责成当时的首辅张璁对紫禁城进行整改。
张璁也只是增加了各个院落之间的间距罢了。
而在他改造后的几百年里,皇宫也都是采用的这种布局形式。
并且其后大量实例也证明了这样做,能大大加强建筑间的隔火效果。”
“为防患于未然,进行一番改造也好。
对了,既然你刚才提到了张璁,那就让他来主持皇宫内房屋布局的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