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了?
林间没有吆喝他们跟上,而是去了附近的店里买了一些运动饮料,将从学校和博物馆方面拿来的资金几乎用光。
带着量山小组的成员将饮料抬到休息点,分给同学们一人一瓶,然后再走一趟将纸箱子还给商店。
多跑了一回的林间,气色都比那些人好得多,这下所有山神社同学都不敢小看这位个子不高的组长的体力了。
或许是收到了林间的刺激,大部分同学休息之后,都表示可以坚持到山顶。
在山神小组内,林间的身高是男生之中最矮的一个,如今反而要他来照顾别人,大家脸上也过意不去。
之后在大部分人的坚持和互相搀扶下,大家终于全员登上了望海亭。
在山顶之上,往下看去,楼房就像是积木搭建而成的玩具,随着墨河绵延,远处的海岸线宛在怀抱之中,不由得令人心旷神怡。
“啊~”有同学激情高喊,抒发年少胸臆,然后被旁边的登山者取笑。
登上山的众人,被眼前美景吸引,一时间没有了继续往上的动力,林间便决定在望海亭稍作休整,清点人数。
确认没有同学掉队之后,他们再继续往涛声楼而去。
涛声楼共五层,临山而建,登楼而海涛入耳,如在身侧,尤其是大潮之时,涛声楼中有临面海风,扑山巨浪,常使人感觉如履薄冰,不由得小心翼翼。
农历八九月份,正是浪潮汹涌之时,观涛客人不少,五层楼上每层都有人架着拍摄设备对准大海。
当然这五层楼是后面增建的,原本那座楼早就从骨子里都被换成钢筋水泥了,要不然根本承载不起这么多人。
上面两层是只有观景用的观景层,四面只有柱子围栏,不设墙壁,下面三层则是有岚山风景介绍,以及岚山工作维护人员住所。
山神社的第一个目标,是竖在第一层的涛声楼志碑,这座碑文讲述了涛声楼兴建者的本意,但因为逃跑主义太重,除了这座楼内,没有其他地方还有记载。
明清时期的古文,已经朝着白话变化,不再晦涩难懂,以林间的古文造诣,可以轻而易举地将碑文读透彻。
“余登山而观,大海万顷,无一处浪静,浪涛千重,无一波奔海而逃...”
这说明建造涛声楼的那位,并没有逃跑的意思,反而觉得每个人都不应该想着逃避,每一个人都应该向着内地而来,就像那浪花一波一波扑在大地上面。
“惊闻同胞惨遭屠戮,四海之水血染而红,冤魂沉江怒涛不息,而余居然登山而发‘人何不如浪涛’之语!羞愧难当,无脸与地下英魂相见,惟愿天下志士,处于何等危险境地,皆有最后逃生之路,吾以一人只身,承担所有逃生之耻,故造此楼,以明此心...”
读完之后,林间才明白了当初这人建造涛声楼的想法,不是翻了逃跑主义,而是希望所有人都能有最后逃生的希望,而逃生的骂名,由他一人承担。
涛声楼建成之后,数百年来,没有人再记得建造这座楼的人,他的名字,甚至因为让住在此地的人感觉到羞愧,而从碑文之中划去,不服存在。
难怪这座楼能够镇压岚山。
这是给所有人留下一条生路的志气,不是逃跑主义。
看完了之后,林间已经有了大概的想法,他去往附近寻找一些老人打听这里的传说,大概得知了当时的情况,南明回天乏力,大汉再无翻身可能,到了那种境地,逃生已经是对那些依旧蜂拥反抗的志士最好的祝福。
其他山神社同学见到林间的努力,也跟着他一起,去收集资料,最后集合的时候,记录的笔记已经有了十多张纸,足够这一次的活动报告了。
林间看着时间差不多,满意地说出了自己的惊喜:“今天我请大家去山顶餐厅吃一顿!但每位同学点餐时候轻一点下手,别让我出太多血了。”
山深深同学闻言哈哈大笑,最后一群少年少女,经过了一顿饭的拉进距离,关系融洽了许多,最后要绕道下山的时候,金墨麟突然惊呼:“爱琳同学中暑了!”
来了!是他们的“活动”企划!
林间早已经通过陈雨萍得知了计划的全过程,无非就是利用爱琳身体虚弱作为筹码,让林间去照顾她。
这种小孩子的把戏...
林间假装惊慌地走到爱琳面前,却见她面色红得不正常,似乎的确被晒伤了的模样。
“爱琳?”林间上前疑惑地问了一句。
爱琳无力睁开眼睛,笑容像是被狂风骤雨打得七零八落的粉荷花。
她虚弱地呼吸着,轻轻说出了一句话:“我...做过头了。”
林间伸手到她额头上一抹,果然温度上升得异常,如果她能够控制体温,那林间怎么也分别不出来。
“附近有医疗点吗?”
“在气象台那边有!”同学中有人对岚山比较熟悉的,迅速指出了方向。
林间不由分说,将爱琳背起,挑着树影下,一路尽量放松脚步,将爱琳送到了紧急医疗点。
“这么热的天气,运动过后不要喝冷饮,这种基础常识都不知道吗?”爱琳身体问题很快就检查出来,不是什么大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