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我不是奸臣> 第94章 巧舌如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4章 巧舌如簧(1 / 2)

朱大典离开后不久就与杨一鹏达成了py交易,朱大典同意在杨一鹏的捷报上署名以换取杨一鹏举荐他当漕运总督。

当然这一切不过是朱大典的烟雾弹,杨一鹏以为自己的举荐就能打发掉朱大典,可殊不知在朱大典看来,这漕运总督兼凤阳巡抚本就是我的囊中之物,何需你杨一鹏来做这个顺水人情?

与其卖你一个人情还不如直接将你干掉来得划算,毕竟还能省个人情不是。

杨一鹏捷报发出之后,接下来就该是朱大典骚操作的时候到了,先是买通驿卒,一路之上马不停蹄地将捷报送往北京,顺便将这里头的猫腻透露给一个与自己同科的言官,做完这两件事后,朱大典就只需要慢慢的等待就行了。

在朱大典的钞能力下,原本需要六天的捷报最后只花了三天就送到了北京。

看着眼前这份捷报,内阁的首辅温体仁和次辅王应熊很无语,因为这份捷报比预计的时间提前了几日。

虽然无语,可温体仁这个时候也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毕竟凤阳被焚已经过去了这么多日,再耽搁下去恐怕不等自己汇报,百姓们的口口相传都能把这消息传到北京城了。

当然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温体仁这些年在朝堂内整人整的太多了,那些个不听话的都被自己折腾得要死要活,根本没想过会有人在这事上敢向自己发难。

一个人自信是好事,可如果过于自信那就容易坏事,就比如眼下的温体仁,他以为他在朝堂内能一手遮天,可这些科道言官当年张大胡子都搞不定,他温体仁凭什么就以为自己能搞定?

信心满满的温体仁带着杨一鹏的捷报来到紫禁城里,准备向崇祯皇帝汇报一下关于凤阳的事情时,这位大明至尊正在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没错,皇帝也是要学习的,也是要上课的,特别是崇祯这位自诩为大明中兴之主的皇帝,对于学习这事是格外的上心,隔三差五的就召集几个博学之士给他讲一讲治国之道。

可惜的是崇祯皇帝学的越多这天下反而乱得更厉害,这让崇祯皇帝实在有些想不通,为何他的那位痴迷于手工制作的木匠哥哥和那位十几年不上朝的肥宅爷爷皇帝当的随意,可这天下反倒还算凑合。

可等到崇祯皇帝上台之后,为了拯救岌岌可危的大明天下,崇祯皇帝是天天起早贪黑,大小事务恨不得亲力亲为,除了处理政务就是认真搞学习,从来不沉迷享乐,后宫的妃子都少得可怜,简直是皇帝中的劳模加学习积极分子。

按道理来说,如此上进的皇帝不说成为唐宗汉武那样的千古一帝,打个称职应该没问题吧,百姓们也该感谢自己能碰到这么一个好皇帝才是。

可惜事情就是这么诡异,崇祯皇帝越勤奋越上进,这天下治理的就越糟糕,最后落得个反贼遍天下,手中无余财的悲惨境地。

如此反差越发加剧了崇祯皇帝的偏执,崇祯皇帝偏执地认为这一切都是百官的锅,都是这些反贼的锅,可他从来都没想过,这一切是不是他自己做错了。

偏执往往伴随着敏感,崇祯皇帝最恨的就是有人说他这天下治理得不行,靠着底下群臣的吹捧努力维持着作为皇帝的一点点虚荣心。

所以当崇祯皇帝听到凤阳被毁皇陵被焚的消息后,反应格外的大,大到险些从龙椅上跌下来,所谓打人不打脸,这闯贼不光打了脸,而且是照着崇祯皇帝的脸使劲抽啊。

凤阳城被焚一事算是彻底将崇祯皇帝盖在脸上的遮羞布彻底的撕了下来,要知道凤阳不光是大明王朝的中都,而且还埋着老朱家的列祖列宗,如今中都被毁了,皇陵还被烧了,这让崇祯皇帝情何以堪。

翻遍华夏历史,皇朝还在可祖坟却被人焚了的,崇祯算是独一份,不得不说崇祯皇帝的脸丢大了。

温体仁正是抓住了崇祯皇帝怕丢脸的心态,在崇祯皇帝歇斯底里地发泄完一通后,温体仁这才像崇祯皇帝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既然凤阳被焚一事已经无法修改,那接下来该做的事情就是如何降低影响挽回一点颜面,而杨一鹏的的捷报恰恰就是最好的借口。

闯军是打进了凤阳城没错,可漕运总督杨一鹏听闻消息后立即发兵,经过连番血战终于大破闯贼收复凤阳。

朝廷要把关注点放在杨一鹏如何拼尽全力收复凤阳的事情,而不是关注在闯贼烧毁凤阳城的悲剧上。

要阳光一点,要积极一点,只有这样才能把掉在地上的脸面重新捡起来。

“那照你这么说,朕还得嘉奖一下杨一鹏咯?”听完温体仁的一番谬论,崇祯死死盯着温体仁问道。

崇祯虽然偏执可他并不傻,温体仁说这么多无非是想表达一下这个时候不能追究地方官员的责任,特别是漕运总督杨一鹏的责任。

“低调处理就行,待这风头过去之后,皇上再处理也不迟。”温体仁也不敢逼迫得太厉害,只能退而求其次,争取一个缓冲时间。

“低调?用不了几天这事就会传遍天下,你让我低调?”崇祯皇帝勃然大怒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