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科幻灵异>鲜为人知的的历史趣事> 王莽当政后做了哪些改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王莽当政后做了哪些改革?(2 / 2)

广汉郡为就都郡;蜀郡为导江郡;犍为郡为西顺郡;越鹤郡为集雋郡;益州郡为就新郡;柯郡为同亭郡;武都郡为乐平郡。与并州的敌视不同,王莽在益州地区的郡名改动中更多的体现安抚归化之意。例如西顺、就新、乐平,就包含新莽王朝招抚西南夷的含义。

县级地名的更改

郡一级的地名改动虽然范围很大,但是郡的数量毕竟有限,显然是无法满足改名狂魔的需求的,而在数量更多的县一级地名改动上,彻底演变成一场混乱无需,恣意妄为的个人秀。

如果说郡一级的改名还有其一定的规律和目的,到了县级地名就完全是为了改而改,绝大多数改动的毫无意义。

同音字、同义字、反义字彰显个性,例如:

同音字有:改长安为常安;郜成为告成,梓橦为子同,九门为久门;道人为道仁......

同义字有:改谷口为谷喙;漆垣为漆墙;增地为增土;安平为安宁;高郭为广堤......

反义字有:改符离为符合;谷远为谷近;东昏为东明;无锡为有锡;西安为东宁......

《锡金县志》载:周秦时代,锡山发现铅锡,附近居民,竞相开采。至西汉初年,锡矿挖掘殆尽,就被命名为“无锡”。

在中国古代,有一个地名命名规律,即“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可王莽偏偏不怎么做,例如改范阳为顺阴;泥阳为泥阴;夕阳为夕阴;辽阳为辽阴。

前面说过,王莽是一个狂热的儒家复古主义者,因此在改地名这件事上,为了推崇儒学,在地名上加了“善、美、德、义”等美好词汇,例如,改松兹为诵善;即墨为即善;城父为思善;南昌为宜善。同时为了使自己建立的新朝能够长治久安,又在专门搞了一批带有“治、安、顺、平”等字的新地名,例如,改严道为严治;故道为善治;正定为思治,还有新安、乐安、饶安、城安等等。

更可笑的是,王莽不仅改国内的名,甚至还命令东北藩国高句丽改名为下句丽,将匈奴单于改名为受降单于。这人家那愿意,于是王莽就派人攻打高句丽,而比较强的匈奴,王莽就赐官赏钱,可匈奴人收了好处后表示“宁死不屈”。

辽东地区部分郡县改名情况

从上述改名实例来看,王莽近乎疯狂的改名行为与其代汉自立的人生经历是分不开的。王莽以儒家学说的守护者身份在西汉末年的乱世之中建立新朝,建立政权后摆在首要的问题便是“正名”,地名改革便成了确立新莽政权合法性的工具。

例如,仿照周制设置两京六尉六队;以长治久安天下顺平为思路更改对中原汉地地名,安抚民心;以讨伐平镇为主要内容更改边疆地名,确立华夷秩序。

王莽在地名改革上颇费心思,但正如他在其他领域的改革一样全都以失败告终,王莽改制不仅没能解决西汉末年以来形成的社会问题,反而刺激了矛盾的激化,不仅得罪的地主豪强,就连曾经将王莽奉为圣贤的天下百姓最终也抛弃了他。而这些千奇百怪的地名,随着王莽身死乱军一同消散在历史长河之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