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万里?”李东阳惊呼一声,立即打消探查的想法。这比西天取经也不差了,风险太大!
“长短不算什么,主要是严寒,疾病,给养,至于白熊倒无所谓,几弩下去也就了账。”华侯伟真想自己带队,看看白令海峡,看看阿拉斯加,唉,估计这辈子去不成。
谢迁摇摇头,这等事说之无益,还是说工业的事情比较好。“殿下,你需要我们做什么呢?”
“太多了。首先就是主体的问题!我觉着应该分成两块,皇家一块,国家一块。相互之间有个竞争比较好,要不然一家独大,很快就会陷入内斗当中。”
刘健老脸一红,文官好内斗,自己也没什么好办法,只是殿下说得这么直白,脸上有点挂不住。
谢迁眉头一皱,索性直接规避内斗的事:“殿下,这个主体如何划分?”
“嗯,机床厂、新式火药厂、化工厂、特种钢材厂、蒸汽机厂,以及部分矿业、冶金、焦煤,由内廷控制。剩下的化肥厂、炼钢厂、水泥厂、焦煤、采矿、铸币等等,由外朝控制。我建议重新设立一个新的部门,于六部平级,直接对内阁负责。”这些问题华侯伟早就思考了无数回,此刻一股脑都倒了出来。
“慢点来,老夫年岁大了,跟不上你。殿下,不管是什么东西,由谁来管呢?”刘健听着这些新名词,一阵头疼。不过这个可得问清楚,要不非乱不可。
华侯伟一笑:“你是问组织形式?还是什么人来管?我觉着吧,读圣贤书的官员可以参与,但不能主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圣贤书里没有这些奇淫技巧,那就只能是参与,只有那些工匠才是专业的,才能真正贯彻执行下去。”
谢迁一愣,马上反应过来。这不亚于一次鼎新革故,一个应对不好,士林震动,天下不稳。他沉吟着问:“这些工匠给不给官身?品阶多少合适?日后晋升何种途径?殿下,
(本章未完,请翻页)
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不谨慎。”
是的,这才是弘治真正不愿动手的原因。既得利益集团,怎么会轻易允许别人参与分蛋糕?为政之道,就是平衡各阶层的利益和矛盾,弘治这次就是想给华侯伟一个教训,让他明白,不是有好的目的和前景,就一定有好的结果。
华侯伟知道这时候才真正露出戏肉,他慢条斯理的抿一口茶水,才回应谢迁:“二师父,我是这样想的,成立一个工业部。囊括所有匠户,下辖这些工贸企业。官身当然要给,品阶也不能低。一定要有升迁,才能调动积极性。加入工贸的文官可以待遇提一级,都纳入大明朝廷。你看如何?”
谢迁好不容易耐着性子听完,马上连连摇头:“天方夜谭,天方夜谭。殿下,这些工匠很多大字不识一个,如何来往公文?没有相应的修养,如何与满朝文武并列殿上?再说士林中反对的声音必不会小,我看不成!”
李东阳点头:“于乔说的不错。这些工匠都是粗鄙之人,一朝登上天子堂,还指不定弄出什么样的笑话。不妥不妥!”
华侯伟咬牙,知道阻力一定小不了,没想到竟是如此之大。这还只是阁老,若是下面的六部官员,以及五寺六科等,那还不闹翻天?不能急躁,做生意嘛,漫天要价就地还钱:“哦,或许是这样。但工业不能不搞,诸位阁老有更好的主意?”
三人哑然,工业是新生事物,谁也不知道该怎么搞。殿下这是撂挑子么?李东阳勉强笑着说道:“殿下,这工业如何搞,你才是行家,咱们商议着来。你看怎么样?”
“嗯,诸位大人的顾虑都是很有道理的,是我考虑不周。这样好不好,这些工匠依旧要给官身,但此官身不同进士考出的文官,只可在工业部中打转。如何?”
谢迁皱眉:“殿下,工业部的说法不妥。太祖开创大明官制,随意改动,不妥当。”
靠!这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要刨根啊!二师父,咱俩有这么大仇么?华侯伟冷笑一声:“我家太祖是开创大明基业,但他不可能预见今日世界之大变。我知道儒家以恢复三代之治为己任,但三代之治何其难也,历朝历代从未实现。刘大人、李大人、二师父,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一句,倘若工业真的发展起来,三代之治顷刻可达!”
三人大惊失色,这可不是一个追魂枪,或是扬威天下。这是儒家自孔圣就孜孜不倦追寻的终极目标,多少代大儒床榻间扼腕辞世,都不曾有过这样的期许。你个小小孩童凭什么说这样的话?
谢迁自持师父的身份,站起身来目光威严:“殿下,你知道你在说什么?”
华侯伟也站起身来,手指窗外:“三代之治算什么?不就是耕者有其田?不再有饿殍满地?工业发展起来,这世上的良种抢回来,加上化肥,亩产千斤?切,达不到两千斤我朱厚炜不敢苟活于世!你们知道不知道?纺织机一开,每天一台就是百丈,我只愁没有销路,哪里会发愁黎民百姓买不起穿不上衣服?二师父,农夫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倘若有种机器,可以一个时辰耕田百亩,你觉得种地还是苦差事吗?干趴下塞外那帮蛮夷,多少牛羊输送过来,就是百姓也可以每日都有荤腥。更不要说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