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供佛教的信徒祈求平安富贵。沿着小路向山顶进发,他看到小路对面的崖面异常笔直和齐整,这面山崖被称为鉴史宝镜,据传唐太宗的大臣魏征以直谏著称,唐太宗赐了魏征一面宝镜,让他时刻告诫和警示自己,这块笔直又光滑的岩壁就是当初魏征丢失的那面镜子。古语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紧贴着鉴史宝镜的是龟兔悟道,抬头望去有一个略为突出的岩块,仿佛一只抬着头,望着远处天空的兔子,兔子的后方还有一个岩块,状若乌龟,乌龟一动不动趴在那儿好像在聆听着峡谷的流水,登上望景台他看到的是牧羊石,据传长孙皇后幼年时曾在此地放牧,忽有一日,突遇暴雨和山洪,因惊吓过度而昏倒,恰逢路过此处的三位菩萨得以相救,后因药王医治而得以痊愈,等到她成为皇后之后告之唐太宗,唐太宗命大将尉迟敬德前去察证,得以发现此石,后命人在此处修建了三位菩萨庙和药王洞。顺着河水一直往里走,他看到了崖壁上刻有“灵宝峡”三个大字,这三个大字是民国27年,由当时的陇县县长张丰胄在灵宝峡崖壁上题写的,走过独木桥,在灵宝峡的崖壁上有多处书法作品,其中有当地人许砚清先生提的一首诗为“千仞绝壁,云尘舞处落;万眼燕窝,鸟瞰满峡涛。”另一位是黄仁毅先生提的作品为“静坐崇山,观峡景,慨尘古事育新人。”在刻有“灵宝峡”三个字上面的崖壁是十三功臣像,由于长期遭受风雨的侵蚀,形成了凹凸不平、层次不齐的石洞,远远望去,犹如一张张神态各异的面孔,有的好像在沉思,有的好像在微笑,还有的好像双目注视着远方。相传唐太宗陪同长孙皇后回孙家村探亲,路过灵宝峡在此处歇息,随行的十三位大臣在旁边守护着,忽然天空中划过几道闪电,将大臣们的脸印在了行宫的上方,预示着他们世代守护着唐太宗和长孙皇后。他沿着一条小路前行便来到了拜师台,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中原,用诈城之计,并攻夺曹魏的天水关,在此地成功收复了姜维,并让他拜入了自己的门下,而此地也被后人称之为拜师台。顺着小路继续朝前走他看到的是药王洞,相传唐永徽元年,长孙皇后不幸患病,在长安城求医无方,后又听闻香泉有一神医治病有方,碍于身份,长孙皇后便独自一人来到此地,被神医医治成功,后来一打听,原来是药王孙思邈,长孙皇后决定对其封官加爵,不料却被孙思邈拒绝,为了报答孙思邈的治病之恩,她便命人修建药王洞,让他受世人供奉。站在药王洞前,他看到了峡谷对面的银龙瀑,瀑布从悬崖上像条飞涟似的泻下,飞瀑撞击岩石激起了千万朵水花,他不由得想起了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他欣赏完这条银色的瀑布看到了一条狭长的小路,在小路的路口有一道仿宋设立的古城门,他听一位游客说这个地方是宋人抗金遗址,宋金对峙时这里和方丈原曾是南宋在黄河流域剩下的最后两个军事据点,抗金英雄吴玠、吴璘多次亲临这里,并派杨政誓死镇守,曾与金兵发生过十余次争夺,空前惨烈,由于其极为险要,又加上宋兵死守和用兵得当,牵制住了金兵的主力,减缓了大散关的压力,使金兵再也无力南下,进而保住了南宋的半壁江山。沿着小路向下行走,他看到了山崖下的龙王庙,望着这座古朴的庙宇他陷入了梦境之中,在梦里他遇见了龙王,龙王说:“灵宝峡属于西部山区,这里气候干燥,常年缺雨,我之所以庇佑着这里就是要为农作物降下甘霖。”他说:“灵宝峡这片土地的百姓都很贫困,你还能为这里做点什么吗?”龙王说:“我的力量是有限的,百姓的力量是无限的,他们的事情应该多依靠他们自己,他们的幸福应该由他们自己来创造,我只能作为配角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他说:“我经常看到许多信男善女跪在你的面前许愿,他们的愿望你会一一实现吗?”龙王说:“我给他们的只是一种精神的寄托,这是超越自我的信仰之光,他们的路还是要靠他们自己走,而我会为他们祈福。”他轻轻地点点头明白了龙王的意思,等他挥挥手告别龙王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已经走到了月牙湖畔,成群结队的游客依然前呼后拥来到灵宝峡游玩,他们在这里收获的不仅仅是自然景观的奇绝,还有人文景观托起的心灵震撼,他爬了一天山趟了一天河身子有些疲累,靠着柳树他坐在了路边的长椅上,望着牌楼上“灵宝峡”三个大字他想起了灵官峡,灵官峡自古以来为秦陇咽喉之地,316国道,宝成铁路穿峡而过,并且是嘉陵江上的第一道峡谷,著名作家杜鹏程的一篇《夜走灵官峡》让此地妇孺皆知,名声大噪,灵官峡以峰秀水美,峡天一线,溪清滩碧而著称,同时兼有雄险之长,奇峰异石,清泉涧溪,神奇妙幻。与灵官峡相比,灵宝峡有它独特的魅力,两个峡谷相差一字却各有各的不同,灵宝峡滋润了西部山区的每一片土地养育了西部山区的每一个子民,这道峡谷留下的传说不光是在过去还会延伸到未来,人们在回忆中,在想象中,在梦境中得到了幸福的答案,这份幸福会乘上时代的巨轮航行到一个又一个光明的彼岸……
(完)完稿于:2022.3
二十两银子少是少了点,但放到现代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