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七海为王第二百九十四章 寇边
通州。
在通州东侧的一片空地上,不时想起一阵阵的炮击声,这里被征为了大顺的校场,而在校场上,几门野战炮正在进行试射。
张鼐此时站在一片土丘上,看着排成一排的四磅野战炮对二百步外的稻草人进行炮击,炮弹在地面弹弹跳跳,把七八个稻草人,砸碎在了当场,最终炮弹停在了很远的地方。
“苏将军,如果敌人冲到了近前,该怎么办?”张鼐骑马来到了炮兵阵地上,看向炮队主官苏亚雷斯。
苏亚雷斯是一个典型的葡萄牙人,因为长期的海上生活,他的皮肤发红,裸露的皮肤上有很多伤疤,而最显眼的是他的腿,他只有一条腿,另外一条是木腿。
从十六岁起,苏亚雷斯就是雇佣兵了,已经有了二十年的经验,他被李肇基招募来了北方,现在又被派遣到了李闯这边,担任这支炮兵连的主将。
六门铁铸的四磅炮就是苏亚雷斯手下全部的火力,事实上,在山海关下展示的同样也是他。在天津卫,张鼐而这支炮兵连配上了所需要的一百多匹骡马,还有铁匠、夫役等,而这个炮兵连的规模达到了二百人左右。
从天津卫抵达之后,炮兵连一直在训练。
听到了张鼐的问话,苏亚雷斯连忙收好了一本册子,他的汉语非常熟练,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在弹药车的格子里拿出了一袋子霰弹,说道:“这是霰弹,有两种,大号霰弹和小号霰弹,也叫葡萄弹,当敌人靠近了,就可以把这些装进去发射。
当然,如果这些打光了,我们还可以装进去鹅卵石、铁钉等一切能找到的玩意。”
张鼐微微点头,他掂量了一下那霰弹,发现那是用亚麻布包裹好的,而且用绳索仔细捆绑好,把每一颗外层霰弹的形状都勒了出来,张鼐想到了什么,于是走到热腾腾的炮口前,试着把霰弹包塞进去,果然,捆成圆柱的霰弹包可以很顺利的塞进去。
“你们东方商社的人打仗都这么细心吗?”张鼐不由的感慨说道。
苏亚雷斯却无奈说道:“尊贵的侯爵大人,战争是最考验人的,任何一点付出都会得到回报。不过,据我所知,李的炮兵所用的炮弹霰弹并不是这样的,他们用的霰弹是用锡罐装起来的。
据说那样霰弹可以在更远的地方散开,可以增加霰弹的打击范围。但您无法给我提供锡罐,我就只能这样了。”
“那你为我演示一下霰弹发射吧。”张鼐可不想纠结这个,他以为李肇基给的一支炮兵部队就像是烙饼一样,拿过来就能塞进嘴里吃。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李肇基是给了一袋子面粉,还有油、水,想要变成烙饼,还要自己动手加工。
从天津卫开始,他为这支炮兵部队就付出了很多心血,满足他们的宗教、饮食、衣着方面的特殊要求,他们不使用自己提供的火药,而是要求提供高品质的原料自己进行配比,就连包裹火药的药包都必须是丝绸的。
好在,一切都已经开花结果。
苏亚雷斯说道:“尊贵的侯爵大人,我会按照您的命令工作,但我要提醒您,发射霰弹对炮管的损害很大,会降低它的寿命,按照操典规定,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进行试射的。”
操典就是苏亚雷斯放在怀里的小册子,是翻译自李肇基亲自参与编写的炮兵操典,其中详细规定了火炮的使用、维护、运输等,只不过,苏亚雷斯把它抄写成了拉丁文,但对张鼐来说不算什么,汤若望已经抄走了一份,正在翻译成汉语的。
对于试射霰弹,张鼐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他已经问过汤若望,这六门炮的铸造水平很高,一时半会难以仿制出来,如果打光了寿命,甚至炸膛了,意味着实战的时候,就难以应对了。
只不过,张鼐对于这支炮兵连的演练仍然非常满意,至少他可以期待这支炮兵可以在战场上发挥作用。
“侯爷,有圣旨到了。”远处奔行来一支骑兵,前面二骑是张鼐亲兵,而后面则是有七八人,亲兵到了近前,连忙提醒。
张鼐随即招呼人,准备跪接圣旨,但传旨的却是李自成身边的老营侍卫,他骑术了得,马尚未停下,就已经翻身下来,急匆匆的扶住了要下跪的张鼐,说道:“义侯免礼,皇上有军令。
东虏从墙子岭破关,密云守将来报,有虏骑千余,命义侯张鼐率所部骑兵接应密云,探明东虏虚实。”
自李自成回京之后,立刻布置了京城防务,其防务按照了前轻后重的原则,毕竟长城数百里长,把手下兵马像撒胡椒面一样撒出去,必然让京城空虚,于是李自成把蓟镇守军主力大批向后调遣,布置在京城、通州、昌平一带,只在边墙布置警戒兵力,在二线,诸如密云、平谷、遵化、蓟州布置少量兵马。
这布置兵马的方式,是李自成、刘宗敏整合了朱明抵抗东虏寇边的历史经历得出的经验。
从历史来看,除了山海关,从蓟州到大同的数百里边墙上,东虏随时可能撕裂边墙进入,分派兵马根本就抵挡不住,反而容易被东虏优势兵力给围歼了,而东虏入关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多路进军,让防守一方不知道哪一路是主力,因此会在调遣增援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