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伐清1652> 第二百二十八章 不欲为奴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二十八章 不欲为奴耳(2 / 3)

郑成功现在的兵马还不够多,比起孙可望和李定国的百战之兵,也不够强,他要争夺天下,唯一的办法就是多占些土地,通过贸易获取军备,福建浙江两省虽然经历了兵灾,但相对而言还算富足,只要大部分控制在自己手里,等到孙李内斗的时候,他就还有机会。

这一番休整完之后,孙可望必然是顺江而下,而李定国若是能攻下抚州,东乡等地,大抵是进军徽州或者浙西北,两人都在争夺第一个攻下南京的政治声威。

不管是谁第一个攻进了南京,反正都不可能是郑成功,他要的只是孙可望和李定国势如破竹之际,尚可喜和线国安及时反正,他能吞下李定国没有去占的那些土地。

“臣明白,让他们急几天,也好让这两人知道如今是什么局势。”冯澄世拱手笑道。“若是能把尚可喜和线国安的精兵纳入军中,到时再和李定国联军,引诱刘文秀,李来亨共同向孙可望施压,分取天下,咱们就有足够的时间练出强兵来了。”

郑家仍旧是地区的海上霸主,只要有充足的货源地和粮食生产基地,军费是不用愁的,练出强军,也是迟早的事情。但这些,都需要充足时间,是要李定国,刘文秀,李来亨等人挡住孙可望的。

这便是孙可望这个反清盟主最大的难处了,虽然现在一家独大,但如果李定国和郑成功联合,刘文秀,李来亨也被策动,冯双礼和马进忠再首鼠两端,情况就对他极为不利了。

当然了,这是最坏的情况,刘文秀和李来亨都是可以谈的,冯双礼和马进忠早就乖了,李定国和郑成功才是必须要解决的。如果只是对付这两个,孙可望倒还不担心。

但怕就怕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年头,谁都不全信!

“但也别逼得太紧了,到时候谈条件的时候,该给的还是得给他们。”郑成功想了想,又问道:“张煌言那边现在如何?”

“自从占据崇明,在长江口站稳脚跟之后,张煌言又派兵拿下了靖江,和仍在太湖坚持抗清的钱达也被他笼络去了。”

“钱达接受了张煌言的册封?”郑成功眉头微皱。

这个钱达他早有耳闻,率领太湖义军屡屡偷袭清军,孤军奋战了七年之久,他一早就想要笼络了。但对方最早是投奔了鲁王,自然更信任张煌言,而孙可望因为山海相隔,同样给了张煌言任命中低阶武官的权力。

在原来的历史,这位自幼为奴,长大后逃离主家,成了私盐贩子,南京陷落之后率领江南奴仆反抗残暴清军,却名不见经传的好汉,还将率领义军,在太湖苦战十八年,最终不屈而死。他的儿子,直到三藩之乱失败后,宁愿漂泊海外,也不肯降清。

这对父子可谓是真真切切地贯彻明末江南奴仆反抗的口号:“无他,不欲为奴耳!”

“是,大王,还有钱谦益,魏耕,归庄等人,都已经到了舟山,甚至是顾炎武和他的诗社同党们,似乎也已经消失,可能早就出海了。”冯澄世又说道。

郑成功听罢,面色一沉,心中不由得后悔,当初就不该轻易把张名振和张煌言放走,不然今日的局势,就不会如此紧迫了。

在军情司的协助下,钱谦益带着柳如是和家族中人先是潜到了乡下,等待风声过后,由靖江的张军接应,逃到了舟山。后续也有许多被监视不严的江南乡绅如法炮制。不过,除了少数人能够成功出海,到了舟山避难之外,大部分都躲到了乡间。

如今的局势很多人都看得清楚,若不是有十几万八旗军压着,江南早就全部反正了,这些人担心清军临走之前大开杀戒,收拾完地契房契和金银细软之后,逃得一个比一个快。

钱谦益作为这个时代江南地区的文人领袖,早就与永历朝臣,张名振,张煌言,孙可望等人暗中联络,在舟山自然受到了礼待。他虽然有投清的污点,但如今也算功过相抵了。

“玄着,摄政王发兵江南的时间确定了吗?”钱谦益站在舟山岛西北方向,一座西南-东北走向的小山上,遥望着南京的方向问道。

“目前大致定在了明年一二月份,摄政王想要一举歼灭清军主力,然后直接北上,拿下南直隶,山东,河南诸省,所以准备颇多,耗时也自然长些。”张煌言恭敬道。

钱谦益抚了抚胡子,面上带着些许忧愁,似乎在想什么。张煌言见状,哪里还能想不到对方心里的担心,武昌大战,他没有留守长沙城之前,心里同样有这些担心。

“听说摄政王已经在南昌和汉阳各设立了新的书院,颇有一番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雄风,就是不知道两省现在有多少学子入读了。长沙的岳麓书院是而农做院长,如今也是一派欣欣向荣之态,如此乱世中,确实是读书人万般不幸中的一幸了。”

钱谦益自然听明白了张煌言话里的意思,悬着的心这才稍稍放下。他虽然对孙可望,李定国等人不反感,还给孙可望送过情报,但依旧心存提防,这些人始终是流寇出身,会怎么对待他们这些缙绅,从李自成在北京,张献忠在四川的表现来看,钱谦益不得不保持警惕。

相比起来,钱谦益更支持自己的学生郑森郑成功,至少要是对方夺了天下,绝对不会像流寇一样。而他也正是打算在舟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