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广东啊,一片树叶掉下来,能砸中十个老板!”罗毅边走边打电话。
“能当老板根本不算本事,能当赚钱的老板才是本事!”他这句话发自内心的大实话也只敢对电话里的李东海说,毕竟他没有必要说给别人听-人家听了会看不起他,不愿意和他做生意,嫌贫爱富、捧高踩低才是人性。
他对李东海还是有一份特殊的感情:要是没有李东海三番五次的劝说,他也不会辞去林新老家的公职到中山来为李东海打工。没有在李东海那里两年的积累,他也不知道自己有能力另立门户当老板,现在还能开分厂。
他的业务和李东海不是正面竞争,而是互补-李东海是从他的大舅哥那里分出来的业务,开的是灯具厂,而罗毅是另起炉灶开的家具厂。终于等到杨芸芸外贸公司最大的客户到李东海工厂来参观,只有罗毅这位大学生能上得了台面,当然由他全程接待,在一旁又着急又羡慕的李东海,这才意识到他真的想简单了:自从罗毅到他工厂来打工,被他时不时训得像孙子似的,他就感叹书读得好有屁用啊,还不得跟着我混饭吃!
当然,他不得不承认罗毅管工厂、管工人很有一套,那些从大舅子那里来的老油条那么难缠,还是被罗毅调教得服服帖帖,也不知道他用了什么办法。每次发工资的时候,看着罗毅的工资单,他就心疼钱,念叨着外国客户再不来,我就真的得找个借口不要他了;工厂真的有点事情,他一张嘴肯定叫的是罗毅,这个时候又觉得请他这个大学生还是值的!就在这两头跳转到电压不稳的时候,外国客人真来了!
是一位老头,干干瘦瘦,杨芸芸亲自陪着来的,可见这位客户的重要程度。杨芸芸说了这老头是国外一家什么全球最大的什么零售公司的老板,没听懂、更记不住,其实李东海也没觉得罗毅的英文有多好,因为他的发音还是远不如杨芸芸。杨芸芸说的英语和老头差不多,听起来像外国人说话,罗毅的英语就是我们林新口音。但问题是人家敢说、能说啊。罗毅在杨芸芸面前谦虚,说他的口语真的不大好,杨芸芸却表扬他:你的专业能力很强,介绍工厂的设备、工艺流程非常清楚!
吃饭的时候李东海才更觉得尴尬:他的那套陪酒法则在老外客户面前完全吃不开,每次他高声喧哗着举着酒杯要去给老头敬酒,都被杨芸芸阻拦:“按客人的节奏来,他们不喜欢这样的酒桌文化。”而罗毅斯斯文文地陪老头喝红酒,看起来老头对他十分欣赏。看着和老头打成一片的杨芸芸、罗毅,李东海只好低着头喝闷酒,毕竟他平时在酒桌上的笑话、猜拳,一律派不上用场,这个时候他才发现读书原来还是有用的。
很自然地,罗毅就成了和杨芸芸外卖公司对接的人。很快,杨芸芸提供了一个信息:老头的公司要在国内找工厂合作,生产由他们集团自己的设计师设计的各种家具。罗毅把这个消息告诉李东海,李东海的眼睛都亮了:
“你呀,你可以开个家具厂呀!”
“啊?我?”显然,罗毅还没有这个准备。
“你可以!”李东海一拍桌子:
“这样吧,你来开厂,我们一起把客户先拿下来!”
可以说,罗毅这个人就是一方干草垛,只要有一点火星字溅在上面,他就能迅速熊熊燃烧。李东海的话点燃了他,他居然很快就落实了厂房、骨干、工人,陈洪强二话不说,就跟了罗毅,要不是罗毅有良心,主动劝几个人核心人员留下来,李东海整个人厂的人都可以被他一把带走。
在李东海拉着他的大舅哥郭庆茂一起要参股他的工厂时,他居然说现在不缺钱了,他找他在贸促会的同学托关系拿了一笔银行贷款买了设备。对罗毅来说,事情好像只有他想不想得到、没有做不做得好,走上了开工厂搞制造的路之后,他的人生就像开了挂,很快厂的规模就超过了李东海、甚至郭庆茂。
李东海也感觉得到,罗毅和杨芸芸、还有其他一些外贸公司业务人员的关系很密切,他们在一起好像就有说不完的话,他也不用陪他们喝酒、洗脚、k歌,有事说事,相处得很简单、很轻松。李东海当然看出来了:这些大学生们还是自我感觉良好,总觉得他们差不多的身份,是自己圈子里的人,在他们眼里,我就是个没有读过什么书的暴发户。
刚开始李东海还有点想不通、生闷气,但是罗毅确实会做人,生意做得再好,在他面前也是客客气气,明明是带着他的灯具一起做、在默默地关照他的生意,却一直说要感谢李老板关照,愿意支持他。罗毅不和任何客户喝酒,却时不时来找他喝酒,喝多了还拉着他的手说说心里话、感激的话,连李东海的爸妈和郭庆萍都喜欢他,一直把他当成自家人。
“说起开工厂,上手最快、最有天赋的人就是你罗毅!你说第二,就没有人敢说第一!”李东海借着酒劲夸罗毅。
“也不是。最近我也有点担心。”罗毅叹了口气。
“担心什么?”李东海不相信春风得意的罗毅也能有烦心事。
“我听说杨芸芸的弟弟杨云杰也准备自己开工厂了。”他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