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张皇后作了汇报,只有一小部分事情选择略过。
单单这些消息,也让张皇后花了不少时间进行消化。直接出面接手处理军国大事,这是过去多少年来她未曾遇到过的,她还需要时间来适应这一艰难的角色转变。
但她很聪慧,没有在姜绍为何无诏率军南下、与敌作战等敏感问题上停留,而是在大略消化了姜绍口中的信息后,犹豫片刻,突然出言询问姜绍的意见。
“姜卿,那你以为,眼下朝中诸事,该如何是好?”
姜绍闻言内心一阵翻腾,但很快又恢复过来,他恭敬地离席下拜,只当自己也不清楚皇帝刘禅的伤情,诚惶诚恐地说道:
“小人不过军中一介校尉,一心只知报国杀敌,朝堂大事,自当由陛下决断!”
或许是意识到自己这个回答当下实在缺乏可执行性,姜绍又补充了一句。
“现下残敌已经肃清,宫中暂安,待到天亮之后,小人再率兵出宫戡乱,等内外之敌肃清,城中自安。朝中诸公皆忠纯贤良之臣,殿下可召见咨之以国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嗯。。”帷幕之后的张皇后轻轻应了一声,没有再具体细问,又过了一阵,才把话题转到了另一件事情上。
“吾打算召张侍中入宫,城中扰乱,想要请姜卿派兵一路护送。”
“。。诺。”
姜绍犹豫了一下,还是赶忙应承下来。
显然经过今夜一场惊变,勉强维持局面的张皇后对所有人都放心不下,她想尽快得到自己娘家人的帮助,所以才要在城中之乱还没平定的情况下,抢先召见侍中、尚书仆射张绍。
他是桓侯张飞之子,皇后的兄长。
而这,就必须当下控制各处宫门的姜绍配合。
见到姜绍从始至终一直十分恭敬,张皇后一颗悬着的心稍稍有些放松,她隔着帷幕看向姜绍的眼光中也多了几分善意,出言请姜绍重新落座,称赞道:
“卿家父子皆我汉家柱石,大将军在剑阁抵御魏国大军,劳苦功高。卿又冒锋蹈刃,驰援破敌,有救驾之功,事后朝廷当述功行赏,以酬卿家父子率军破敌、救驾护国的大功!”
说着,张皇后就下令让宫人捧来一方锦奁,里面装着一条华丽玉饰的御用革带,要当场赏赐给姜绍。
论功行赏是朝廷的大事。张皇后没有贸然滥用权力授予姜绍官职头衔,但她有意拉拢姜绍,所以特意赏赐玉饰革带,个中寓意不言而喻。
革带已经有了,佩戴在上面的囊绶还会远吗?
姜绍自然是表现得感激不已,尔后才拜谢而出。
···
当看到姜绍捧着锦奁大步走出殿门时,尹曜连忙带人迎了上去。
“恭喜兄长——”
等候多时的尹曜观察姜绍的神情和他手中的锦奁,顿时明白过来,赶紧欢笑着向姜绍贺喜。
姜绍摇了摇手,止住了他的动作,把锦奁交给亲兵。
“这是皇后赏赐的玉饰革带,先小心收好了。”
然后他示意尹曜跟上,两人快步走到一处无人的角落,姜绍环视周围,快速说道:
“皇后看起来对我们印象不错,还许诺了要重赏救驾杀敌的将士们。”
“皇后贤明,毕竟咱们可是打败了魏军,还救了陛下和皇后——”
尹曜闻言很兴奋,他们的所作所为可以定性为事急从权,也可以是无诏妄为。将士们的过失需要最高权力背书,偌大功劳也需要最高权力确认,因此宫中对他们的态度十分关键。
看起来他们这一次冒着天大的危险,是要收到天大的回报了。
姜绍点点头,又说道:
“但有些情况我不太清楚,还是不放心,我能感觉皇后也不放心所有人,她想要尽快召见侍中张绍,已经下了诏书并让她亲近的宫人带着。这件事你连夜挑选人手,亲自护送出宫去办。”
“诺。”尹曜答应一声,转身就走。
姜绍过了一小会也走出角落。今夜的宫中变故同样出乎他的意料,他隐隐觉得自己已深陷漩涡之中,这蜀汉朝堂的水深得很,恐怕不是趁乱解决一个宦官黄皓就能摆脱的。
但不论明日如何,他都必须做好两手准备。
他需要传令范周尽快把掉队落在后面的军队带到自己身边,还要让身在剑阁的大将军姜维尽快知道此事。
正是:谋倾孤注终无补,乱到萧墙岂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