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吗?
我记的几年前,滴滴打车,原本11元的打车费用,平台直接帮我减免了10元,我只支付了1元。而司机大哥也告诉我,他除了原本11元的车费收益外,滴滴还奖励了他10元,他得了21元。
我当时就惊呆了,天下竟然还有这种好事?从那以后我基本上就用滴滴打车,出行必坐。
可是在随后的几年里,滴滴打车的补贴逐渐从10块钱,降低到5-6块,再到后来的2-3块,一直到现在和出租车价格持平,甚至在某些时段还高出对方价格。
这简直就是玩的最溜的“登门槛效应”了:他利用大额的优惠引诱我上钩,培养的我的使用习惯,然后逐步的降低优惠力度,最后在不知不觉中将我这颗小韭菜进行收割!
倘若滴滴在一开始就采取和出租车同样的价格,又有几个人会用呢?”
“原来这些互联网公司都是玩心里学的高手呀,不知不觉就被他们割了韭菜,所以我们也这样先提一个小要求,降低对方的警惕心,然后慢慢的提要求。”
“没错。”
“可是,我们这个小要求要怎么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