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种什么,都要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先大量投入,才有钱赚。
搞小农经济肯定搞不过那些世代种田的本地人。
只要是李文勇种某个作物赚钱了,外面那些村民肯定会跟风种,到时候产品良莠不齐,抢市场,坏了声誉,压根不可能持续。
最好的办法就是把附近村民全部说服一起来种这个,然后统一提供种苗,规定品质,在一起以一个品牌销售。
像后来任何一种好吃好看名头响亮,销路好的水果,都不是一家一户种出来的,而是由大公司统一管理,做品质控制的。
如果他没开厂子,虽然很难,但是李文勇还是有机会说服村民跟他一起干。
可是现在他开了厂子……
而且还有一个问题。
只要还卖矿石,黄铁矿的地就随李文勇处置。
可要是不卖矿石了呢?
县里随时就会把这块地收回去。
到时候,种的果树都成了别人的了。
也是因为这个,李文军才让李文勇种一年一收的作物。
李文勇琢磨了好几天,来问李文军养鸡怎么样。
可以卖鸡蛋,还能卖鸡肉,可以全年持续有收益。
李文军又沉默了。
养鸡是比一般种植经济效益高一点。
但是养活物,还不太一样。
二十四小时要人守着。
而且大密度养殖容易生病,小密度,赚不到钱。
这个年代,天天吃鸡鸭鱼肉的人,很少。
如果就近消费不完,想要运到外省或者深加工的话,这点规模又不够。
李文勇从李文军的沉默里读懂了三个字:不合适。
只能说:“我回去再想想。”
李文勇第三次来找李文军的时候,自己已经下定了决心了。不管李文军这次说什么,他都会按照自己的意思干下去了。
现在他对李文军太依赖了,好像没了李文军点头,自己就什么都做不了一样。
其实李文军也想好了,这一次不管李文勇说要做什么,他都支持。
不能再打击李文勇的积极性了。
反正大不了试错,再来过。
总比什么也不做停在原地好。
李文勇说:“我打算种蘑菇。”
李文军点头:“这个好,菌种可以去省农业大学买最好的,还可以请专家来指导一下。而且蘑菇可以在屋子里种,不受气候和土质影响。保证温度湿度光照就行。以后甚至可以想办法把这里作为省农学院的一个种植基地,申请国家补助。”
如果地被收回去了,就连菌种蘑菇一起搬走,没有损失。
李文勇见李文军都同意了,越发坚定了决心,说:“我想着种香菇这些,可以晒干的菌类。反正陶光慧同志在百货公司,可以帮忙试着卖一卖。”
李文军点头:“没错。如果量够大,明年我还可以帮你带到交易会上去。”
李文勇一听,更兴奋了:“好。既然你也觉得好,那我就开始干了。”
李文军说:“我帮你联系省农业大学的教授,你过去学习一下。然后回来再动手。如果需要,我还可以提供启动资金。等你赚了钱,再还给我。算是‘文军实业’支持黄铁矿创业。”
九月二十八,季青烟在矿区医院顺产下一个女儿,取名叫唐培霖。
九月三十,季如诗又生了个儿子。
陶光明兴奋得翻了三天字典,给儿子取名叫陶秋天,小名九月。
季如诗咬了半天牙,还是决定用了。
毕竟这已经是陶光明能力的极限了。
唐兆年和陶光明都很满意,说李文军之前说的没错,这里就是个“旺丁”风水宝地。
想要儿子有儿子,想要女儿有女儿。
这个只有十栋房子的别墅区,如今是矿区里最热闹的住宅区。
大大小小加起来有八个孩子。
能跑能跳的都有五个了。
这群孩子每天放了学,攀上爬下,打玻璃捅蜂窝,闹得李文军头疼。
这天李文军跟陶光明和杨守拙在书房里说点事,喝点茶,外面忽然就“砰”的一声,也不知道哪个倒霉孩子又闯祸了。
吓得李文军他们手里的茶一抖,泼了一身。
杨守拙摇头说:“这里哪里是矿区啊,就是战区,太特么吓人了。”
嘴里嫌弃,他带着瞿兰溪来的却愈来愈频繁,一住就是一周半个月。
据唐兆年说,杨守拙好久没去港城快活了。
李文军他们忍不住冷笑:呵呵,分明就是想沾点这里的福气好生孩子。
呸,男人的嘴骗人的鬼。
嘴里说不喜欢瞿兰溪,身体还是很诚实的嘛。
杨守拙假装看不见他们眼里的鄙视,冲李文军一抬下巴:“说吧,把我特地请过来,是有什么重要事情要说?”
李文军说:“我想把矿区的技校升级为大专。”
杨守拙和陶光明一听愣了一下,然后不约而同顾左右而言他。
“啊,听说你家老二出生就有八斤多。”
“可不是嘛,把我爱人累坏了,生了一天一夜。不过有惊无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