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方震三十多岁,中等身材,也不是很强壮的样子,看着挺像文人。
刘大双打量这位被各位穿越前辈倍加推崇的名人,不禁有点怀疑,就这副身材居然能够在东瀛士官学校当届毕业生中夺得第一名。
要是自已这五大三粗的人去了,应该也能夺得个名次吧!
东瀛那块地儿,风水好像不太好,啥都长不大。现在东瀛军队的入伍身高标准是一米四五,这要搁在东北,也就是个十岁娃娃的身高。
所以,刘大双有点小心思,这个蒋大名人虽然在华夏不算身高体壮,到了东瀛估计是鹤立鸡群一般的存在,再加上华夏人智商高,弄个第一,不算啥难事儿。
刘大双现在急需的是指挥大兵团作战的人才,这个蒋方震还入不了他的法眼。他需要的是林帅、粟大将一类的人物。只可惜这些人现在还是光屁股娃娃,抓来也用不上,没办法呀!
在战略眼光及大局观上,这个蒋方震绝对是超一流的,可是却没有听说他具体指挥过什么重大战役,多是高级幕僚一般的存在。
唯一的一个实权职位应该是做过保定陆军学校校长,训练了一批军官出来。
盛名之下无虚士,对于蒋方震的到来,刘大双还是极为高兴的,只是不知道此人是来观阵的还是要加入保安军赤膊上阵。
“欢迎!欢迎!刘某日盼夜昐,终于把先生盼来了。”刘大双满面春风,双手紧紧握着蒋方震的双手。
蒋方震也有点激动,眼前这个五大三粗的汉子,草莽之中还带着一丝文气,这倒是有点出乎他意料。
“刘主席客气,方震久闻大名,今日一见,也算三生有幸。”蒋方震也客气地回答道。
“快请坐,还望先生教我。”刘大双连忙让坐。
蒋方震多少有点吃惊,自已虽然小有名气,但没想到刘大双这么客气,一口一个“先生”,完全是一副虚心求教的样子。
“这个小皮匠能走到今天,绝对有过人之处,就冲这副礼贤下士的热情,很多人就做不到了。”蒋方震心里暗暗感慨。
“知道刘主席日理万机,事务繁忙,方震贸然前来,不知是否打扰了?”蒋方震知道现在形势紧张,刘大双一定很忙。
“无妨,边区人员各有分工,各负其责,刘某虽说挂个主席的虚名,平日里倒是轻闲的很。”刘大双笑道。
“如此甚好,方震此次前来,无非是看了刘主席的回信,见识高远,从容不迫,特意前来受教。”蒋方霞这句话倒不是虚头巴脑地客气,而是对刘大双所说可以速胜敌人更感兴趣,这超乎了他的意料和判断。
“刘某的一点浅薄见识,倒是让先生见笑了。”刘大双似乎并不很在意。
“不,我知刘主席绝非滥言之人,即如此说,必有所依。”蒋方震摇摇头,他专门研究过刘大双,知道这个人平时很低调,但言出必践。
“既然这样,刘某就随便谈谈,不当之处,还望先生指正。”这些大道理,后世的网络上都研究透了,刘大双的见识远非这个时代的人能比。
“咱们先从华夏积弱开始谈,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华夏真正落后,从大明就开始了,禁海令的颁布,隔绝了华夏和外部世界的联系。而那个时候,正是欧洲的大航海时代。借助于与世界各地的贸易,欧洲列强占据了大片的殖民地,也赚了无数的钱,积累了大量资金。利用这些资金,欧洲人开工厂,办实业,生产出大量产品卖到全世界。最可怕的是,欧洲的科学技术突然间来了个飞跃,而且几乎是全面的飞跃。这一下,我们华夏就落后了。举个例子,在军事上,大明已经装备了火枪,装备了火炮。可是,从明到清几百年几乎再没有进步。为什么?是我们华夏的文化出了问题,对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认识不足。一帮老古董天天提倡以仁治国,读书人每天吟诗做赋,轻格物,轻工商,……”刘大双一口气讲了许多。
蒋方震在东瀛留过学,也去欧洲考察过,自认为对这个世界已经够了解了。
可是眼前这个传说中的小皮匠也会有如此清晰的认识,这真的是皮匠吗?
“刘主席,问个题外话,您真是只读过一年私塾?”蒋方震实在忍不住了。
“是啊!幼时家贫,勉强读了一年。”刘大双一本正经地回答。
“可是,……可是,您刚才所言,绝非仅读了一年私塾的人能够知道的。”蒋方震是一万个不相信。
“唉!怎么说呢?我小时候就是个书痴,见到什么书就去看什么书。我们靖安有个图书馆,里面古今中外的书籍都有,我很多东西都是在那里学习的。”刘大双脸上不红不白的。
蒋方震听了刘大双的话,差一点忍不住笑了。
书痴?看这土匪一样的形象怎么也跟书痴二字联系不到一块儿。刘主席您可真能逗笑话。
但心里却是一动,一个只读了一年私塾的人,能够埋头在图书馆认真读书,这得需要多大的毅力。
“请教刘主席,您在信中说,随着新装备、新战法的应用,对于东瀛人,我们也可以速胜。方震有些迷茫,还请刘主席拔云见日。”蒋方霞把憋在心里的话问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