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都市言情>四合院:我是杜守义> 第三零三章 报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零三章 报应(1 / 2)

二月八日礼拜六,上午。

“叮,宿主今日签到奖励为,‘柳泉居’银丝卷X500。”

杜守义刚听到‘柳泉居’时一激动,还以为他的春天来了。可随即而来的‘银丝卷’让他泄了气。

银丝卷是什么?南方朋友未必知道。说白了就是‘馒头包面条’。

它是鲁菜主食之一,几乎每家鲁菜馆子都有。京都城里做得最好的是曲园饭店,每个银丝卷里包着一百一十多根‘面条’。丰泽园的银丝卷也很出名。

但要说销量最好、名气最大的却是‘柳泉居’。柳泉居的银丝卷,豆沙包,烤馒头,可谓它家面点的‘三大金刚’。它家的外卖窗口时不时就排起了长龙。

日本有家‘神奇’的公司:雅马哈。它做发动机,做摩托,做钢琴,做一样成一样,仿佛就没他们不会的。

其实柳泉居也是家‘神奇’的企业,它就是京都餐饮界的‘雅马哈’。或者应该说,雅马哈是日本的柳泉居。柳泉居已经四百多年历史了,雅马哈才多少年?

四百多年来,柳泉居干什么都能成事。

一开始它卖‘燕京黄酒’。严嵩题字,多尔衮认证,一卖就是几百年,比便宜坊年头都长;干菜馆它做成了八大居之一;连顺手做个馒头搞个副业都能做成京都头一号。

总之在餐饮这一行,干一样成一样,只要它想干就没有干不成的事。

牛叉的不止这些。它离老舍家只有一条胡同,老舍先生在《正红旗下》,《四世同堂》中,都以柳泉居做过背景,对它的感情很深。

八零年柳泉居重新开业时,京都各界‘土著’名流们纷纷发文、题词,欣喜之情溢于字里行间....

五百个银丝卷杜守义一个没留,中午抽了个空都给廖家洼送过去了。白面的银丝卷可比饽饽实在多了。

看着眼前的几筐腊鸡,清酱肉和那几大簸箩的白面馒头,廖承德久久说不出话来。

杜守义上回来说过,让他等工作组走了就来个电话。尽管他猜出和年货有关,可万万没想到会有那么多。

“二叔,您知道我开了个小诊所,这些都是病友们送的,搁我这儿实在吃不完,您受累帮着解决一点。”

廖承德要是信了这鬼话,他这村支书就不用干了。那肉都是一大方一大方的,馒头还冒着热乎气呢...

今天杜守义在廖家洼待得比时间比较长,他在听廖承德介绍新设知青点的事。是的,廖家洼在节后要新设一个知青点。

廖家洼知青点,廖承德是村支书,廖家老三在公社做会计,这...

心病一朝得解,回程路上杜守义实在忍不住了,他停下身形,看着空旷的田野大笑了起来。

晚饭后小北看着他乐呵呵的样子实在忍不住了,问道:“什么事啊?高兴一晚上了。”

“呵呵,和棒梗有点关系,对建国的影响可就太大了,等会儿单独和你解释。”

杜守义确实高兴。有廖家洼的存在,建国就不用急着抢六六年春季征兵那一拨了。十六到十八正是他长身体、长技能、长知识的大好时间。能留在身边安安心心‘成长发育’,当然最好。

要是过后顾玲这里暂时用不上劲也没关系,把他往廖家洼一送,以后该参军参军一点不耽误。

还有棒梗,解旷,...

今天看似是普通的一天,但对未来而言太重要了,杜守义的心里解除了一个大大的隐忧。

二月九日,礼拜天。上午。

“叮,宿主今日签到奖励为,‘Koseba’越前蟹开高盖饭X100。”

‘又到吃雪蟹的季节了?记得去年是二十份吧?’

看了看不远的周晓白,杜守义默默关上空间。这种‘名物’还是自己家关起门享用吧。

周晓白今天来学溜冰了。她还带着老爹的任务,要求杜守义的一幅字回去。

这幅字当然要给,刘光福能早早定下一个参军名额还多亏了周副首长。人家可能举手之劳,但对杜守义而言就是份结结实实的人情。

一件书法作品是‘一次完成’的吗?据说东晋是这样的。

前文说过,那时简、帛、纸并存,书写依然保留着一些简帛的习惯。先写完,再稍稍修改。《兰亭序》上不就有涂改的?

写完了瞄一眼,不是实在看不过去的那就这样吧,不会反复重写。当时讲究的是从心所欲,随性自然。

但到了唐宋以后风气慢慢变了。苏东坡有时一封信要写上十来遍才能满意。

到了现代,有些书法家会同一幅字写上几刀宣纸,直到驾轻就熟,完全形成本能。这个...忍不住多句嘴,人形印刷机?

杜守义是‘一波流’。他和小北之间的尺牍往来都只写一遍,写错了涂改,即使败笔多多也不会写第二次,要得就是那份真实意趣。而且修改之后的章法、墨法的变化让一张小小的尺牍显得很生动。

这也是他从王右军那儿得到的‘启发’。看多了右军真迹后,他对‘章法’有了颠覆性的新认知。书法不必求全求备要顺其自然。

写字不是画画,可以反复修磨,它是一种即兴创作,有很大的偶然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