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亚军最近手头上事情比较多,而且比较杂,锦绣园的工程在有序推进,正计划着国庆期间一起开盘——大明房产自从拿了第一块地之后,开发特点跟其他公司有很大的不同。一般的房产公司开发时总是控制着节奏,一年也就开盘两期,慢慢地去吊买家的胃口,同时,一步一步地调高价格。
这样一来,还能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气氛,让人充满了紧迫感,等到开盘的时候,便迫不及待地去抢购。
很多大的公司,尤其是一些港资房产公司就做得更恶心了,先是借助着令人炫目的品牌效应,赢得地方上的大力支持,然后以低价拿下一大块的土地,拿到之后,再分割成若干个板块,每个板块还要再细分一期二期三期四期的,也不急着开发,等开发到一半左右,大约已经过去五六年时光。
这五六年里,周边的低价不知道翻了多少,剩下的地块他们甚至都不用自己开发,转手一卖地皮,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但大明公司的节奏就是快速拿地,然后快速推进,快速出手。
马光明信奉的原则就是,天下武功无坚不摧,唯快不破。
当然,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只有这样,大明房产才能快速把钱撒出去,然后快速把钱圈回来,在一撒一圈之间,完成资本的积累。有时候甚至不惜略低于市场的价格出手,为的就是能迅速回流资金。
那边风华园还要收尾,这边锦绣园就已经准备一起开盘。郑亚军要做的事情有很多,偏偏马光明还让他负责商业综合体的开发,店铺也准备在十一期间开售,把除了自持的部分留下外,其余全部售出。
前期的广告投入也是不菲,钱花得像流水一样。
但这毕竟也是新区第一块商业地产,阳江的有钱人素来喜欢购置店铺门面,然后租出去收租金,也算是留给儿孙的一个长期饭票,跟过去的地主老财,一有钱就喜欢买地一个德行。
因此前来咨询、预定的人并不在少数,甚至有人一口气预定了相连的几个店铺,为的就是将来能够打通,形成一个大的店铺,这样的租金价格比分割下来租赁要划算得多。
此外,郑亚军还要负责去南都招募商业人士,毕竟他对经营商业综合体也不在行。
但在南都混的人,没几个愿意回到阳江这样的小县城来,这对于他们这些,在大城市已经成功站稳脚跟的人来说,是很难接受的一个选择,这样似乎就把自己归入了在大城市混不下去的一类人当中。
他们还是小看了大明商业的野心!
招募了两个多月,才勉强招募到一个有几年工作经验,在南都一家商场担任过副总的人,名叫姚柏林,三十几岁。
面试的时候,马光明一度怀疑他的履历上写错了年龄,因为他的简历里虽然没有写什么人生故事,但马光明从他脸上,看到了很多人生故事——这人要说他五十岁,都会有人相信!
马光明并不算太满意这样的结果,因为他的目标可不仅仅是在阳江开一家大明广场,而是要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大明房产不断扩张,要把大明广场开遍各大中小城市,换而言之,他要招募的,是一个能够带领千军万马的统帅,而不仅仅是一个可以冲锋陷阵的战将。
一个先锋容易得到,一个帅才那就可遇不可求了。但眼下也没时间等,只好先将就着用用。谁让阳江县只是一个小小的县城呢!
这也是很多小城市发展的一大瓶颈,没有大的产业,吸引不来大量的人口;没有大量的人口,就没有足够的市场;没有足够的市场,就吸引不来大的产业。久而久之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人口源源不断地被大城市吸走。
这也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必然,农村人口逐步向城市集中,小城市人口逐步向大城市集中。这样的规律,马光明自问是没有能力扭转和改变的,他所作的,只能顺势而为。先在阳江立足,然后趁机扩张到周边中小城市,走中小城市包围大城市的战略。
姚柏林虽然看上去比较憨厚,但工作能力还是有的,要不然也不会混到副总的位置,关键是他手上有一些人脉资源,尽管也有人不再给他面子,但还是有一些之前的合作伙伴,同意到阳江来落户开店。
相关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但让马光明惊喜的项目,至今还没有一个。
阳江县的三产中心也根据钱东进的指使,组织了一班人马,努力地为大明广场牵线搭桥,甚至分管的副县长还亲自参加过一些客户的考察活动。
对于钱东进来说,搞好阳江新区不仅仅是在一片荒地上盖上一大批房子,还要在这里积累人气,建立崭新的住宅、商场、医院、学校、机关单位,要把这里打造成阳江县的CBD,打造成阳江县的大型现代化会客厅。
所以,他也迫切需要引进成规模有气候的商业中心,最好引进一些时下比较流行的大品牌,来填补阳江商业上的空白。因此在香港一家顶流品牌东部区域的一个副总经理过来考察的时候,他甚至还亲自参加了招待晚宴。
就连钱正铎有时候都跟马光明抱怨:“我们家老头子,好像也是给你家公司打工的。”
“瞎说!”马光明纠正他,“书记那是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