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那幅画上的变化,在场所有人的脸上都闪过震惊。
“这幅画竟然暗藏玄机?这是怎么做到的?”
“这个无尘难道就是王崇文那位神秘挚友?看来这幅画真的有可能是真迹啊。”
“问题是这个丫头怎么会知道船上那人的折扇里藏着一行诗词呢?”
这时,有人怀疑道:“我怀疑这个丫头和鉴宝者是一伙的,这幅画早就被他们动过手脚了,毕竟范大师和其他两位评委都是专业人士,他们都认为这幅画是赝品,应该是错不了的。”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时,一道苍老的声音道:“这幅《黄山迎客》的确是王崇文的真迹!”
老人的声音一出,现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纷纷朝身后看去。
这时,一位满头白发,脸上布满了皱褶的老爷子,佝偻着背拄着拐杖缓缓走了过来。
他的身后跟着几名舜缘居的工作人员。
老者朝台上的顾楠一看去,那双深陷枯井般的眼睛里闪耀着智慧的光芒,饱经风霜、布满了皱褶的面容上自带威严。
见到老者,有人已经当场认出了他。
“是祁老,他竟然来平城了?”
“我的天,有生之年竟然能见到祁老本人?”
“前几天在新闻上看到,祁老在南疆发现了一座古墓,老爷子一把年纪,为了保护文物,依旧不辞辛劳跑那么远去抢修古董,真是值得敬佩啊。”
祁老原名祁裴文,是华国最早的一批杰出的考古专家,主要研究方面是华国史前考古发掘、历史文物发掘以及古生物学研究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
如今老爷子已经九十七岁高龄,早已退休多年,却始终坚持在一线考古发掘和保护工作中,可以说,祁裴文这个人是一定会载入历史的人物。
“祁老!”
见到老爷子,评委席上三名评委先是震惊,等回过神儿后纷纷从位置上站起来,主动走到祁老面前。
祁老和蔼地朝三人点了点头。
“不好意思,打断你们了。”
范曾鸿心里一阵紧张,怎么也没想到祁老会来到平城鬼市。
“您能来是我们的荣幸啊。”旁边那位评委恭敬地说道。
祁老缓缓走到那幅画面前,再次仔细端详了一番。
幽深睿智的目光朝顾楠一看去。
“小姑娘,你是怎么发现折扇上有暗藏诗的?”
顾楠一冷眸微动,掩去了眸底的神色。
“画上人物手中折扇的翠竹构图有问题,留白面太大,王崇文是一位绘画高手,这种低级错误他肯定不会犯,既然不是无知,那应该就是故意为之,所以在我检查这幅画时,发现扇子这片区域的纸质有所不同,这让我想起曾在一本古籍中看到了“烟流古法”。”
祁老脸上露出一抹惊奇。
“你竟然知道烟流古法?”
旁边的专家好奇问道:“祁老,什么是烟流古法?”
祁老解释道:“烟流古法是一种拿十七种昆虫的干尸晒干磨成粉末,经过特殊的加工制作而成的红、黄、蓝三种颜料,这种经过处理的颜料可以调制成任何颜色,等风干之后就会与纸张融合,不同于普通颜料具有的渗透性,这种颜料经过一定温度的加热就会自然蒸发掉,这幅画折扇部位就是被王崇文巧妙运用了烟流古法。”
“这么说,这幅画真的是王崇文的真迹了?”
祁老笑着拿出手里一本蓝皮古籍。
“这本书是王崇文亲笔手抄的文章,从字迹对比来看,这幅画上的题跋和诗句都是出自王崇文之手,并且,折扇上留名的无尘这个人就是这幅画原本的主人,我手中这本书籍中有所提及。”
祁老翻开书籍,其中有一行字中,王崇文提起去黄山一游中,与好友无尘为伴,晨钟暮鼓、大彻大悟。
这也是王崇文在书籍里,唯一提起无尘这个人物。
“从王崇文书籍里这句话来看,当初与王崇文同游黄山的人就是无尘。”
经过祁老亲自鉴定,在场的观众心里的天秤瞬间倾斜了。
虽然范曾鸿在鉴宝界大放异彩、名声大振,但他的贡献也仅限于鉴宝界。
而祁老可是货真价实为世界考古学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两个人根本不在一个水平。
“既然祁老都说这幅画是真迹,再联系上王崇文书籍里的描述,这幅画绝对是王崇文所画。”
“没想到范大师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啊。”
范曾鸿面色青白,心里强忍着怒火。
“是我疏忽了,没想到这幅画竟然暗藏玄机,还好祁老您及时赶来,不然这幅瑰宝就要这么遗憾地错失掉了。”
祁老看向范曾鸿,眸底透着精明。
“曾鸿不记恨我便好。”
范曾鸿挤出一抹尴尬的笑意。
“您说笑了,能得到您老的指教是我的荣幸。”
祁老看向顾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