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且先不言东方朔是此番攻打闽越,驰援东瓯的为首统御全军之人,是陛下亲自指派的领命之人。”
“臣也不提东方朔究竟在此番战事之中到底有没有出谋献策,尽献自己的智计。”
“唯有一点,臣想问问陛下,若没有东方朔告之陛下闽越欲要攻打东瓯之事,还会有今日的大胜吗?陛下还能够像现在这样在朝堂之上论功封赏,兴致斐然吗?”
“恐怕不能吧。”
“若不得消息,我汉朝自是不会派遣臣子前去会稽郡调兵,那么就算闽越和东瓯附近的城池和附属国得知闽越攻打东瓯,难道他们就会施以援手?”
“且先不说他们愿不愿意,未见虎符,未有陛下诏令,恐怕他们也根本不愿意也不敢轻举妄动吧。”
“那么恐怕都到不了今日,闽越军早已是攻破了东瓯的都城,闽越国的国王无崮早就带领着群臣在东瓯都城的大殿之上论功行赏了吧。”
一番言语既出,刘彻原本就已经是黑成猪肝一样脸色此时已经是完全凝固住了。
此时的刘彻已经是完全说不出话了,嘴唇肉眼可见的在颤抖,整个人都有些站不稳了。
若不是身后的粟恒一直搀扶着刘彻,恐怕刘彻气的都要栽一跟头。
刚才看到汲黯上前一步的时候,刘彻的心已经是悬在了嗓子眼,只是他反应慢了一步,他还没有来得及说什么,汲黯已经是开口了。
其实按照汲黯的一个处事之风和为人说话的态度,想都不用想,就算是刘彻用以眼色,甚至是出言阻止他,汲黯都会道明自己的想法。
没办法,汲黯就是这么一个人。
既是不吃软,同样不吃硬。
你就算把刀架在汲黯的脖子上,让他不要说,但你只要没有把他的嘴捂住,他都是会毫不犹豫的说出口。
只是此时,刘彻之前的盘算和想法完全是被这突如其来,让他没有任何防备和做出反应和汲黯打乱了。
关键问题是,人家小老头汲黯说的可是一点没错,甚至听起来还似乎很给刘彻面子的样子。
他虽然是反驳了刘彻对东方朔的封赏,提出了异议,却既没有提到东方朔是次番攻打闽越的为首之人,也是没有去说什么东方朔在此时之中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
因为他如果从这两个角度入手的话,显而易见,刘彻都是能够找到反驳的话语。
你说东方朔是为首之人,可这行军打仗之事完全都是看功绩,再者说了便是东方朔此前自己也是说的很清楚,他自己本身在此事之中本就不是首功,功劳要在卫青和季成两人之后。ωωw.cascoo.net
你再要去说东方朔在此事之中究竟起到了什么作用,那刘彻恐怕立时便要提到东方朔在东石大峡谷之中置大军于危难之境,全军近两万人差一点就要被重创,甚至是全军覆没。
你要这么算起来,东方朔功过相抵恐怕都显得有些吃力了。
所以,汲黯根本就没有在这些问题上和刘彻多做拉扯,这一开口,就说到了此事最为关键之处,那就是闽越攻打东瓯的消息,本就是东方朔禀报给刘彻的。
所以,之后一切的一切不管再怎么顺利,那要是没有东方朔的消息和情报,完全都是不复存在的。
这么看,东方朔的功劳,你若非要说他不是首功,那也显得有些太过牵强了。
汲黯说完此番话语之后,站在他身旁的卫绾和李广两人便是相视一笑,卫绾更是欣慰的抚摸起了自己的胡须。
别看汲黯平日里经常得罪人,但你别说,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他和东方朔倒像是一路人。
同样的桀骜不驯,同样的狂傲不羁,同样的口无遮拦。
其实,真还不是汲黯有多欣赏东方朔,专程出来为他说话,这其实也完全不符合汲黯的一个人设。
他站出来说这么一番话,完全是单纯的觉得刘彻对于东方朔的封赏有些太过不合适。
你若真要说汲黯有私心,
。其实还真有那么一点。
说到底,汲黯也是一个对自己的能力很有自信的人,然而刘彻即位之后,对于他完全是敬而远之的一个态度。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对自己是恭恭敬敬的,但内心却是根本就不喜欢也不欣赏汲黯,甚至可以说还很反感。
这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自然是刘彻自幼就不喜欢汲黯这个自己的老师,既是不喜欢汲黯的一个教育的方式,认为其太过刻板和严厉,另一方面,刘彻也从来都不喜欢汲黯所追求的道家的无为而治的思想。
而在刘彻即位之后,他原本就想让汲黯直接告老还乡,去享享清福。
可是一方面汲黯是深得窦老太后和王太后的信赖,窦老太后和王太后对汲黯是无比的信任和尊敬,所以经常叮嘱刘彻要多听汲黯这样的老臣的教诲。
在这种情况之下,刘彻只能是被迫无奈的让汲黯继续留在宫中,自己的身边。
可是汲黯自持多才,再加上窦老太后和王太后都对他十分的推崇和敬仰,所以汲黯可以说是在这京都之中完全是目中无人。
也就是刘彻为帝王之尊,所以他恪守君臣之道,可言语行事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