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张桂花可不是一般的女人,在小镇上也是个有头有脸的女人。张桂花之所以有头有脸,完全是因为她的经历。
她这辈子只生了一儿一女,如今刘茹已经嫁人,日子过得还算可以。儿子刘春来是遗腹子。张桂花怀着刘春来时,丈夫在一次山洪暴发中,被大水卷走了。张桂花拉扯着年幼的刘茹,肚子里还怀着小儿子,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张桂花几乎到了世界的末日。
在丈夫被洪水冲走的两个月后,刘春来出生了。张桂花生产时因难产大出血,但她还是硬撑着睁着一双眼睛,亲眼看着孩子平安落地。也就是这个时候,这个气力早已耗尽的女人还不忘了问一句: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
直到护士告诉她是男孩儿时,张桂花才把眼睛闭上。在她的心里,男人比天大。在这之前,她做好了两手准备,如果生的是女孩儿,她就改嫁,让别的男人来养活她们娘儿仨,孩子姓啥叫啥也都无所谓了。但如果生下的是男孩儿,她死活也要把孩子拉扯下去。结果,送子娘娘果真送给她一个男孩儿,也正是这个孩子,彻底改变了张桂花生活的态度和决心。于是,也就有了张桂花以后悲壮的生活。
死了丈夫的张桂花当时还算年轻,保媒的人也不算少,但都被张桂花一口回绝了。她每一次都苦口婆心地对媒人说:春来是刘家的骨血,这日子不管多苦我也得撑下去。
也正是刘春来的出生,让母亲张桂花有了独自把生活扛下去的决心和动力。张桂花在小镇里也就变得著名了起来。
多少年过去了,含辛茹苦的张桂花终于把两个孩子都拉扯大了。女儿嫁了人,刘春来当了兵,这一切都是张桂花感到骄傲的地方。如今,儿女们相继长大成人,她那因生活操劳而弯起的脊背似乎又挺直了起来,晚年生活也变得更有意义了。即使刘春来没有在部队提干而是打道回府,她也没有太当回事。在她的观念里,再苦再难的日子,总会有出头的那一天。刘春来从部队上回来,已经老大不小了,娶妻生子就成了张桂花生活中的头等大事。
就在这时,华子出现在她的生活里。对于华子,她是满意的,于是在她有些强势的张罗下,刘春来和华子结了婚。儿子结婚了,她心里的一块石头也算落了地,儿女的大事也算是完成了。
华子和刘春来结婚的那天晚上,客人走了,张桂花独自看着丈夫的遗像,念叨着:他爸啊,儿子的大事我也张罗完了,我可是替你张罗的。现在咱家就什么事都没有了,哪天阎王爷要是让我走啊,我连眼皮都不会眨一下。
刘春来结婚之后,仍然显得很不安生。当他跟母亲说要外出打工时,张桂花也没有太多地阻拦。在她的观念里,男人一旦成家立业,就该有自己的事了,女人不能去拖男人的后腿。她只是冲刘春来摆了摆手,轻描淡写地说:你都成家了,以后不管什么大事,你自己做主就行了。
刘春来离开家之前,与华子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一定不能让母亲知道他离家的真正原因。
刘春来走后不久,华子就发现自己怀孕了,而这也正是张桂花所希望的。现在,华子的肚子里有了儿子的骨血,这也就是说刘家有后了。她欣喜地忙前忙后着,在市场里买了土鸡和鱼,变着法子给华子熬汤喝。她笑吟吟地看着华子:多喝点儿,生孩子的时候才会有力气。等春来回来,他就可以抱上儿子了。
张桂花固执地认为,华子怀的就是男孩儿。
怀着孩子的华子时常会思念刘春来,新婚的幸福似乎还没有来得及品味,刘春来就离开了她。尽管在心里,她是理解刘春来的,但她还是希望他能陪在自己身边。
华子很清楚,此时在刘春来内心最为重要的就是亲手抓住毒贩老孟。当初,自己喜欢上刘春来,也正是缘于刘春来身上那种认准了不服输的劲儿。如果说,读书时的刘春来还略显平淡,但在报纸上看到刘春来抓坏人负伤的消息时,刘春来在她的心里就变得伟岸、高大起来。那时,她就坚定不移地告诉自己:一定要嫁给刘春来。
华子从小就喜欢军人,她也有过当女兵的梦想,只因为小镇太小,部队就从没有来这里招过女兵。刘春来和李林入伍后,她的梦想也被他们牵得远远的。有时候,她甚至觉得刘春来正是在替自己完成一个梦想。
刘春来在部队从战士顺利转成了士官后,又因屡次立功,提干的梦想也越来越近。如果说后来的一切都没有发生的话,华子完全有可能成为一名军属。正当她朝着梦想努力时,天有不测风云,刘春来却从部队上回来了。尽管如此,华子还是义无反顾地站在了刘春来的身边,她要用行动告诉刘春来,即便自己不能替他遮风挡雨,也要陪着他一起渡过千难万险。
刘春来走了,偶尔来信也是通告一下他们抓捕老孟的进展。再后来,就是这样的信也变得少了。
华子知道,茫茫人海,要找到一个人又是谈何容易?她理解刘春来,也暗暗地支持着他。每个月的工资一发下来,她只留出基本的生活费,其余的都寄给了刘春来。前些日子,刘春来来信说,打算买一辆摩托车,她毫不犹豫地和同事借了几千块钱,寄了过去。
当发现自己怀孕后,她